第056章(第3/4頁)

身為工部尚書,徐勘在幾個尚書中也是最受氣的。

如今皇帝有意改革,對他們工部來說可是一個機會,他當然是舉雙手贊成。

可譚元清哪是真心實意找他,兩人聊了一會兒便吵了起來,最後弄了個不歡而散。

聽到天衡帝發話,徐勘主動從袖袋中掏出一份奏折雙手舉起:“皇上,微臣與譚大人意見相左,因此微臣花了三日,單獨寫了一份微臣的看法,請皇上過目。”

天衡帝點頭示意廣全去拿奏折。

譚元清看到這一幕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

好你個老徐,平日裏看著老實巴交話不多的樣子,背地裏跟他玩陰的。不用看都知道,皇上肯定更欣賞徐勘的這份奏折。

不過這對他來說也未必是壞事。

徐勘冒頭了,皇上就不會問他意見了,其他大臣一會兒保準將火力集中徐勘,他就可以神隱了。現在會試舞弊的事還沒過去,他們禮部實在不宜在這時候跟皇帝唱反調。

果然,天衡帝看完徐勘的奏折後,再也沒提他。

“徐大人這份折子,朕認為不錯,諸位愛卿看看。”

廣全將奏折拿了下去,一圈大臣圍上去看徐勘到底都寫了些什麽。

等看完後,好些個大臣的臉色都不好看,其中尤以吏部的官員反應最激烈。

“皇上,能工巧匠不過是下九流,如何能納入科考?況且,這種考試又無統一的標準,更容易舞弊造假,與皇上的初衷背道而馳。微臣認為不可。”吏部反應最激烈,蘇和宜這老小子第一個跳出來反對。

隨即又有數名官員站出來聲援他:“是啊,皇上,不光是科舉,便是以後的貢獻和績效考核也是個難題。”

徐勘不贊同:“蘇大人,此言差矣,這些怎就不能納入考核?匠人的熟練度,創造能力都可以作為考核標準。工部主管山澤、屯田、工匠、水利、諸司公廨紙筆墨等具體事項,正是你口中的這些下九流修築了城墻保護城池安定,也是他們築堤排水引渠讓農民少受天災之苦,保國庫田賦收入,也是他們制造兵器……這些都是為國盡忠有大用者如何等不得大雅之堂?”

唐詩好想給他鼓掌。

【徐大人說得極是。沒有工部,冬日的炭火,夏日的冰塊,哪裏來?沒有工部你們這些各衙門的筆墨紙硯從……擱現代,工部這些好多都是非遺傳承人,走哪兒都要被稱一句“大師”,享受國家津貼的。】

【至於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標準就更扯淡了,那就制定啊。科舉考試也不是生來就有的,那也是先輩們創造出來的。瓜瓜,你說是不是?】

瓜瓜客觀地說:【封建社會也就數學形成了一門系統的學科。物理化學現在都還是神學、玄學,生物學更是沒影,而且古代讀書的成本太高了,文盲太多,確實沒法套用現代的考試制度。】

不少官員松了口氣,瞧瞧,這無所不能的瓜瓜都說不行,那皇上總該消停了吧?

可惜他們很快就知道自己想錯了。

因為瓜瓜出了個主意:【其實這個可以借鑒建國初的八級工制度,或是采用現代的工程師等級制度,重新劃分一套考核標準,評定等級,制定晉升的標準。】

前面的沒聽懂,最後一句大家都明白了。

這其實也是個辦法。

但朝中官員很多還是沒法接受自己寒窗苦讀數十年,好不容易鯉魚躍龍門,光宗耀祖,最後卻跟這些下九流為伍。

說到底還是利益之爭。

天衡帝掠過底下大臣們的各色反應,贊許地說:“徐愛卿所言有理。周尚書,你怎麽看?”

周尚書周泰一直穩如泰山,被點名,他不急不徐地站了出來,拱手道:“皇上,茲事體大,依微臣之見,不若讓六部商議,擬出個章程,再行定奪。”

這話看似是順著天衡帝跟徐勘,但實際上還是用了“拖”字訣。

沒看徐勘跟譚元清兩個人意見都沒法統一嗎?更別提六部這麽多官員湊一起了,這群人只怕是商討幾個月都達不成一致。

很多事情拖久了,最後就不了了之了。

唐詩仔細盯著周泰看了幾眼,跟瓜瓜討論。

【哇塞,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天官啊,果然有一手,這推脫的功夫比譚元清還高明幾分啊,哪怕皇帝知道他是故意的,也挑不出毛病。】

【瓜瓜,你說這周尚書如此老練狡猾,怎麽就生了燕妃那麽個炮仗一樣的女兒呢?我都有點懷疑燕妃到底是不是他親生的了。】

燕妃的智商顯然沒繼承到她老子的一半。

饒是淡定如周泰臉也隱隱有些扭曲,這不是往他身上潑臟水嗎?好在瓜瓜及時替他澄清了。

瓜瓜:【宿主,確認過了,親生的。你想想清北父母生出的娃照樣有年年倒數第一的,智商這種東西可不一定會遺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