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鍵政即視感(第2/2頁)

魏彬現在有點明白新君的脾性了,在他面前不耍小心眼最好。

直說有一些些私心留了一點,這皇帝既然想用他們發揮一些余熱,只怕是能接受的。

朱厚熜沒有立刻做決定,他揮了揮手:“既然你們機靈,知道把過去自己撈的先以皇兄另設密庫的名義交出來,那朕也就好在外臣面前說話了。”

若要外人來查,那自然是困難重重。但錦衣衛內部、宦官內部的名單,他們很快就能拿出來。雖然不是準確的數字,但差得不會太多。

這三個“八虎”余孽,這麽多年來沒少給自己準備後路。

朱厚照重用太監和義子也確實過頭了一些,錢寧實實在在被人抄出千萬兩白銀的家財是什麽概念?

大明的財政收入如果按照後來的統計口徑,把田賦、鹽稅、工商稅等等各種各樣的產出加一起,總計下來其實每年也有兩千萬兩左右。

當然了,如果純粹只看收上來的白銀,那就一年只有三四百萬兩。

劉瑾、錢寧、江彬,還有魏彬他們,看看他們短短時間內收攬起來的家財有多少,就知道他們也算罪有應得。

只是朱厚熜現在視角不同,他開始得考慮怎麽通盤理順眼前的問題。

朱厚熜並不排斥文官提出的這個改革方向,但他們只有一句裁撤了事。

裁撤了就能省錢省糧,然後呢?發到各邊鎮讓上下的人去貪?邊防能好嗎?

發到各省用作賑災?朱厚熜想著如今的諸多賑災都笑了。

他看著這些奏疏:這就是大明的中樞,圍繞在皇帝旁邊的權力核心。

都是些多麽理所當然又粗糙的奏疏?

因為江彬是壞的,曾反對過他的就一定是好的。

因為有邊患災民,抄出來的錢四處一分就能解決問題。

就連朱厚熜這個沒做過官的都清楚,一項措施要落實,需要考慮到多少執行環節的事,他們就能這麽習慣地侃侃而談,指個方向就完了。

是因為這樣他們就這水平,還是權力的核心本就是這樣?

因為執行的環節得靠下面人,所以這裏就只是分話語權、分錢。

至於細節,皇帝你要懂那麽多幹什麽?

朱厚熜產生了“鍵政治國”的即視感,他明白錯的一定不會是世界,錯的應該是自己。

還是太幼稚了,居然被幾封奏疏裏的內容輕易挑撥動了情緒。

沒什麽比真正面對一些事情更能鍛煉人,朱厚熜反思完畢,把情緒平復了下來。

他要面對的,絕大多數就是一張口、一支筆的“鍵政大佬”。不同的是,他們真的懂現在的政治規則,他們的每個建議和決定也真的會影響到現實。

所以他們不是不懂,只是不願先把事情安排得更仔細,那樣的話將來怎麽有轉圜余地?

若是朱厚熜有什麽想法,他們卻一定會從各個角度與細節對朱厚熜的方案杠個飛起。

魏彬他們的事就先到此為止了,反正他們後面還有差使。

將來若還有事,又不是沒有再辦他們的法子。

屬於天子的冷酷目光回到了之前那些奏疏,朱厚熜繼續給著自己的意見。

他先盡可能的都給出自己的意見,因為臣下對意見的反應,對自己來說會是最寶貴的成長養料。

彈劾太監這邊的都先留中,義子們辭爵辭職的準了,那些所謂不阿附江彬下獄的忠良該起復也準了。

與寧王叛亂議功的那幾封奏疏,則都是一個意見:王守仁進京,議功後再定。

但給出意見,不代表現在就要全部發出去。

朱厚熜要再次制造一個場合與氣氛,在自己預設的戰場與戰機中達到他的目的:這一回,他朱厚熜的朝會要立規矩,要徹底結束關於大禮必定還會有的爭論,要留下一些對楊廷和他們起到制衡作用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