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王守仁接旨(第2/2頁)

學堂中一時被這趣話逗笑了不少人。確實,盜賊又有幾個會喜歡被喊做盜賊呢?

“於中當日言:‘只是物欲遮蔽,良心在內,自不會失;如雲自蔽日,日何嘗失了!’此言大善。”王守仁贊嘆著,“良知何事系多聞,妙合當時已種根。好惡從之為聖學,將迎無處是乾元。於中此詩,爾等共勉!”

如果是不明理學淵源的人,聽到這些自然是一頭霧水。

但王守仁之前已講了頗多心學見解,剖明了理學與心學在方法上的諸多不同,剛才這些摻雜著趣事與道理的話在他們耳中聽來卻有如仙音。

不像如果朱厚熜在這裏,“龍頭”上一定會冒出很多問號。

這種愉快的講學氛圍很快就被打破了。

喧鬧聲中,只聽外面有一個聲音傳來:“聖旨到!王守仁接旨!”

接完入京敘功的聖旨後,王守仁將宣旨之人請到客房中,他的弟子蔡宗兗自去安排招待了。

陳九川、鄒守益、夏良勝簇擁在王守仁身邊,雖然姿態仍舊矜持穩重,但眼神裏的興奮與期待藏不住。

王守仁悵然說道:“還是躲不過。”

“先生?”陳九川猶豫地問出口,“有功必賞,否則朝廷法度威嚴何在?陛下既已禦極,前朝亂政仍將不息、佞臣巨宦仍能作怪嗎?”

跟在王守仁身邊的他們都清楚王守仁為什麽現在稱病處於半歸隱狀態:宸濠之亂的功勞牽扯太多。

王守仁看了看自己這幾個弟子就笑起來:“既躲不過,那自然是要去的。惟濬、於中、謙之,凡事稟心而行。為師既已有心講學,那麽在江湖有江湖的好,在廟堂有廟堂的妙。良知是虛,功夫是實。致良知,這致字既是由外及己,也終須由己及外,知行合一。”

他頓了頓之後笑容更盛:“你們除了欲明這天地至理,也願一展所長、造福天下、青史留名,為師又有何異。這就是你我本心,無不可言。為師此前覺得麻煩,現在自覺學問稍有精益,這詭譎朝堂,還是再闖一闖罷。不為自己,也要為了你們,為了我這心學體悟啊。”

“謹受教!”三個學生都恭敬地行禮,隨後坦然笑起來。

人人都有欲望,師尊之所以這麽受他們的敬重,就是因為師尊的學問告訴他們:要學會面對自己的心,依心行事,漸有精益,終致良知。

若如此,凡夫俗子,亦可成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