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宴無好宴(第3/3頁)

至於汪鋐,他的功勞要和張孚敬一起由兵部隨後來敘。

張鏜這個指揮僉事去兩廣歷練了一番回來後,就調到了東廠。

原本在提督太監下僅設一個掌刑千戶、一個理刑百戶的東廠,現在正在進行改變。

首先是名字,由東緝事廠改為了內察事廠。其次,則是提督太監之外,這內廠也有了一個指揮使,正三品。張鏜升了從三品的指揮同知,暫署指揮使。

駱安並不知道國策會議是怎麽通過這個改革的,但他從皇帝剛才對王佐說的話,和對他的這番叮囑裏,知道接下來就是陛下震懾住勛臣和地方、坐穩皇位的最後一步了。

領命離開,駱安在出宮途中看到了去往武英殿傳召勛戚們的太監。

剛剛虛歲十六的陛下,在入京後真的是展露了遠超過去王府中時的氣度和謀略啊。

他看得出來,王佐那個精明的家夥是真心誠意敬服異常並不辭勞苦的。

兩廣一行,究竟有哪些事讓王佐這個家夥心服口服?

……

今日命婦入宮,冷暖炎涼過於明顯。

首先自然是要去表面地位更尊崇的仁壽宮拜見“昭聖慈壽皇太後”的,但這只是一個過場。

隨後,還活著的長公主們、勛戚的妻子們、朝廷重臣的妻子們則又烏泱泱地去往東邊的清寧宮,拜見邵太後和蔣太後,還有兩位正在等待封號的長公主。

仁壽宮裏,張太後卻沒那個興致感慨什麽,而是壓抑著驚怒卻又無可奈何。

因為今天早上皇帝照常過來問好時,多呆了一些時間。

用了很多委婉的話,說了很多尊敬的保證,但只有一個目的:東南有人殺官,兩廣又有戰事,西北又快到了入冬時北虜寇邊的高發期,糧餉堪憂啊。

屬於仁壽宮的三處皇莊和幾處官店皇店的幹股,能不能先交出來?

說得像是楊廷和苦苦相逼,但張太後哪還能說個不字?邵太妃變成了太皇太後,宮裏論地位,她已經是老二啦!

何況皇帝還說:康陵督造正在軋賬,等結束後就能為壽寧侯、建昌候敘功,以別的形式再補償這一番“為國解憂”的。

“……母後。”莊肅皇後夏氏擔憂地看著張太後。

想起馬上要到乾清宮“赴宴”的張氏兄弟,張太後收拾下來了情緒,勉強笑道:“怎麽了?”

夏氏欲言又止。

忘了日精門之火嗎?事已至此,為何不好好告誡一下壽寧侯、建昌候呢?

陛下說國事艱難糧餉堪憂,捐獻一二必能讓龍顏大悅,此後安享富貴啊!

她總覺得張太後的心事越來越重,似乎仍有不甘。

可這些……還不是因為當年有過鄭旺妖言案,還不是因為張氏兄弟過於跋扈,正德皇帝才與張太後情誼日漸淡薄,以至於後來都很少入宮寵幸後妃嗎?

結果一個子嗣都沒留下,讓她們二人如今得此結局。

夏氏只記得,正德皇帝南巡回來病重後,張太後一次都沒有去探視過。

現在連她都不由得不懷疑一些東西。

於是她也勉強笑道:“我扶您到禦花園走動一下?”

清寧宮中脂粉氣爆表,貴婦們滿臉堆笑恭敬地拍馬屁、拉家常、等候擺宴入席。

而乾清宮中,勛戚已經到齊,桌椅甚至擺到了乾清宮外的雲台上。

朱厚熜看著這烏泱泱一大群被國家供養著的人,想著其中八九成都已經是廢物,但還是臉帶微笑:“坐。”

十月的正午雖不至於寒冷,但今天還是有點風。

惴惴不安的許多人額上汗珠被這風一吹,清醒異常。

非喜非節的,豈有好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