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他還是少年(第3/3頁)

“朕以高官顯位任用爾等,是要解朕之憂,富國安民。楊閣老奏請之官吏待遇法等,朕許了,怎麽?現在便覺得、仍覺得新法待官紳苛刻,竟至於串聯謀逆?都是飽讀青史之人,開國百余年,得過且過下去,真要讓朕將來見到大明亡國有日?”

“去歲廣東初有成效,今年要試行賦役新法,正月十五便來屍諫朕。好忠心!好氣節!好名聲!朕要爾等記住一點,朕本藩王,得天命繼此大位,朕沒什麽負擔!朕只願對得起列祖列宗,對得起大明百姓!”

“朕也告誡爾等,同樣需要對得起朕的重用,對得起爾等飽讀的聖賢書,對得起你們治下百姓!唐太宗所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爾等都要記住。大明這條船翻了,朕和朕的子孫不能幸免,爾等和爾等子孫亦不能幸免!”

“欽此!”

這絕不是辭藻華麗、行文委婉的翰林院待詔擬的聖旨。

許多人並沒有親耳聽過皇帝講話,現在從張錦的口中,他們似乎看到一個銳意十足的少年天子就站在面前,冷冰冰地,壓抑憤怒又理智地跟他們講一些道理。

皇帝和臣子,都是坐在大明這條大船上的人。

只要不是傻子,都懂得不斷壓榨百姓的後果,船遲早是會翻的。

問題在於:不會是眼下。

皇帝不願他死後洪水滔天,皇帝說他本來只是個藩王、心裏沒什麽負擔。

皇帝好像是個暴躁少年……

眾臣跪聽聖旨、齊聲承諾之後再站起來,看著神情嚴肅的蔣冕與張錦之後,又想起皇帝能讓楊廷和與費宏一起演出這場戲,如今借謀逆之名、布可怖之力突然降下雷霆之威的手腕。

皇帝也是個心機深沉的少年……

他還是少年。

當南京“幸存”官員親耳聽到這道聖旨時,去廣東向張孚敬、桂萼宣旨的人已經到了武昌府。

給孫交及鎮遠侯的旨意自然也到了。

總鎮湖廣太監谷大用,靖安侯兼閣臣國丈、如今在家鄉任總督的孫交,還有鎮遠侯、湖廣總兵顧仕隆明確地站到了一起,卻不是像之前有些人猜測的一樣因為五軍營之變在籌謀“勤王清君側”。

而顧仕隆把他的次子綁了起來交給前來宣旨的太監,讓他們帶回去向皇帝復旨。

對這個消息,受到刺激最大的是楚王朱榮氵戒。

他受到的刺激之大,在這一晚讓孫交和顧仕隆都驚了。

“此言當真?”

孫交拍案站了起來,問前來報信的人。

來人是楚王府長史,他努力做出悲傷的表情,但眼神很惶恐:“確實無假,楚王薨了!”

朱榮氵戒,第六代楚王,正德七年嗣封楚王,而今剛十二年,享年五十。

他之前就病過,是真病。

可是萬萬沒想到,在朝廷旨意傳到湖廣,在顧仕隆把次子綁送京城謝罪之後,楚王當晚就薨了。

孫交與顧仕隆面面相覷,彼此眼中都有凝重之意。

天下會怎麽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