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衍聖公加戲?

南方晴空萬裏。

司聰快馬先行,趕到嶽州府所用時間並不長,畢竟嶽州府與武昌府毗鄰。

府內七縣一州,府治位於巴陵縣城。

縣城之內最出名的恐怕是嶽陽樓,但現在司聰可沒什麽心思去瞻仰古跡。

他現在就在嶽州府衙東邊不遠的地方,坐在一個酒樓上面看著不遠處的嶽州衛守備署。

在嶽州,其實嶽州衛指揮使還有個頂頭上司:洞庭守備。

因為嶽州府扼守著洞庭湖與長江的匯合之處,這裏便成為一個天然的軍事要塞:立足於此,上可溯流而上直撲荊襄川蜀,下可順江而下速遞武昌江南。而深入洞庭湖後,也可經洞庭湖河深入湖廣南部腹地。

所以這裏專設了一員洞庭守備,聽命於湖廣總兵,節制著洞庭湖畔諸衛。

司聰知道,自己要等的應該是鎮遠侯確認了洞庭守備的立場後再來告訴自己可以動手了。

嶽州衛除了向發龍這個指揮使,其下還有指揮同知、指揮僉事、千戶、百戶等若幹。

來的路上,他已經了解清楚了情況:現在的嶽州衛,按冊來說應有兵丁五千一百七十四人。

實際有多少,司聰也不知道。

但不論如何,如果要拿下向發龍,要考慮到嶽州衛隨後的反應。

可能現在的優勢就是向發龍沒想到鎮遠侯這麽果決。

嶽州衛守備署內,向發龍問著自己的親兵:“熊將軍那邊,信已經送到了?”

“卑職親手送到的,將軍放心。”

“好!顧總兵自然是會怒的,只不過怒氣之中也要向諸衛保證不會短了糧餉,那便是多有顧忌!”向發龍咧嘴笑著,“咱也不多要,只要將來推行新法之後,咱們衛所諸事一切如舊便可。大旱必有流賊,洞庭湖這般大,匪賊流竄,熊將軍這個洞庭守備這回可以請設水師,募兵剿匪了。”

“將軍,我看侯爺頗為不喜。咱們嶽州衛……會不會成了出頭鳥啊?”

“侯爺自然是不喜的。”向發龍不以為然,“但當此時,孫閣老、侯爺、谷公公要留心的地方可太多了。湖廣這麽多藩王,清整水利牽涉到這麽多人,現在又有大旱,難道他們還要讓諸衛也亂起來?必以安撫為上策!”

城中不遠處的洞庭守備官邸之中,洞庭守備熊偉陽看完了向發龍送來的那封信。

永樂之後諸多藩王開始內遷至湖廣,又削了護衛軍之後,大明腹地百年承平無有大亂,這洞庭守備既無立功機會,也很難再升遷。

再往上的那些武將職位,幾乎都要有勛臣身份或者赫赫軍功再可能躋身其上。

熊偉陽已經做這個洞庭守備七年多了。

沒什麽大事,洞庭守備平常就是個閑職。但是,至少名義上,洞庭湖周邊數衛數府在一些軍務政務上,他都可以施加影響力。

七年的時間,足夠做太多事了。

其中一件事,已經讓熊偉陽難以接受目前的許多事情:洞庭湖畔的圍垸築堤造田。

八百裏洞庭,只有到了夏日汛期時長江之水攜著泥沙倒灌,沖擊之下才浩渺如海。

但地勢有高低,許多地方如果能夠圍垸築堤,那就能得到大量江水湖水沖擊而成的良田、肥塘。

種糧、養魚,那都是很好的。

在洞庭湖圍垸築堤,這事從唐宋時就有。大明開國以來,洪武年間沅江圍垸築堤十三處,華容縣圍築四十八垸。洪武二十八年,太祖更是頒旨,凡洪武二十七年後新墾土地,不論多寡,俱不起科,若有司增科擾害者罪之。

鼓勵墾荒,在其他地方或許很難。但是在這洞庭湖畔,還真就是每年趁秋冬水位低時,擇合適洲灘圍墾便是。

百年下來,洞庭湖畔已經多了多少良田、漁場?

沒有人系統清查過。

但是比如說正統十一年,龍陽縣丞就敞修大圍堤,周環三萬五千八百余丈,綿恒一百二十裏,上接辰、沅諸水,下濱洞庭。

現在若沒有清整水利的事,沒有新法的事,這麽多的良田、漁場,那都是“不科之地”。

洞庭湖的湖面減小,對於長江水患的影響,有識之士是知道的。

大旱當前,和洞庭湖畔這麽多年積累下來的“不科之地”利益有關的人,其實還在打著糧食生意的想法——雖然名聲還不顯,但洞庭湖畔已經隱隱有了一個洞庭商幫。

“澤厚,你怎麽看?”熊偉陽將向發龍的信遞給了自己的幕僚張澤厚。

看完信之後,張澤厚沉吟片刻就說道:“在下覺得向指揮所言甚是。如今天下物議紛紛,又是大災當前,陛下若還想推行新法,五府及地方諸都司衛所是不能亂的。選鋒南下,無非防著這一點罷了。只要不是有了反意,朝廷安撫仍嫌不足,豈會大動幹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