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 入世,無不為(第3/3頁)

這三少爺的懷裏面是藏著蛐蛐罐頭,一旦下課後,會立刻恢復神采飛揚。

關於如何引導這三少爺向學?這個,衛老爺也沒法子,衛鏗:“我是理科生,不是師範畢業。”

學文與學理需要實驗來激發興趣的思路不同,文科這玩意是要通過,見人,見事,才知曉典籍的含義。

衛鏗:理科生不進行技術實踐,那就是做題機器。文科生不下深入人群解決矛盾,那就是文化的流氓。

這麽說吧,想要讓這個三少爺激起向學精神,那得送他去了解那些世間疾苦,才知曉世間需要一個“理”,才會有積極性在典籍中尋找所求之物,話說,縣令敢讓這少爺面對人間疾苦嗎?

衛鏗絕不承認自己是天才,自己僅僅是中人之姿,不過站在了高文明台階上,看得遠,能找對路罷了。

當然,在這三個月中,衛鏗很快就把縣令的藏書看完了,倒背如流之類的事情,衛鏗有辭海,能很快的查到,關鍵是衛鏗對每一個經典背後的多重釋意,都有自己的了解。

縣令很快就發現了這一點,在不同場合下,問出同一句話時,衛鏗更根據場合不同給出這幾種釋意。

當然,本著莊子“材與不材”的處事原則,衛老爺是在老師問的時候再答,不問時候,就如同滿水封口的瓶子一樣,一滴不漏。

此時縣令請來先生要教的主體是三少爺,而不是衛鏗,所以才思敏捷的也只能是少爺,學堂中維持朗朗誦讀的氛圍才是書童的任務。

若是作為伴讀書童衛鏗搶答了所有問題,少爺豈不是就更無所事事摸魚了。

一個月的伴讀中,衛鏗很好地表現出了應當有的“材”

於是乎縣令就開始給衛鏗布置任務,要求在一年內,讓三公子“一起”學會,六部經。這裏一同學會,也就是讓衛鏗督促公子念書,畢竟衛鏗早就倒背如流了。

春去秋來,少爺懷裏蛐蛐換了三波了,假山下池塘菡萏,開了又謝了。

衛鏗耳目聰慧,所以在某次時送書時候,不經意是聽到縣令和夫人在書房中打算,縣令夫婦爭取是要在三公子十八歲的時候,進行第一次科舉。

而衛鏗本人科舉?這暫不考慮,

除非縣令的三公子實在是不成器,三十多歲還考不上,那才會讓衛鏗上了。然而人生光陰何等貴,豈能在此虛耗。

衛鏗沒有對縣令安排感覺到不公,正如過去在藥鋪那邊分著幹的心態,他們計劃他們的,自己按照自己目標執行。

衛鏗只走自己的,在縣令這裏待個十幾年顯然是不可能,紅塵滾滾,既然不能給自己希望,那自己注定只是在這裏當個過客。

每日早晨,衛鏗都會準時起來,做一套廣播體操式的定體術。哦,這個“廣播體操”是有點難度的,存在著多個連續的原地後空翻,以及側空翻,當然還有“蜻蜓點水”,跨越湖泊時候,腳尖輕輕踏過水波。

衛鏗體格越來越“翩若驚鴻”,而內息快速擴展全身後,也逐漸出現了爆鳴。也就是質變!

在進入滁山城第十個月,衛鏗感覺到體內真氣似乎已經能級豐滿,隨時有壓縮質變的可能,經過計算,最可能質變節點是骨骼關節之間,隨著運動開始形成壓變電。形成質的涓涓細流。

但是要成功將這些壓縮的質變真氣,匯入丹田,需要強化幾個大穴道之間主經脈。

衛鏗:並且調整身體生息的周期,當軀體周期和周圍天地太陽太陰周期同頻的時候,武道更容易質變。

周圍的山水潮汐,日月星辰,隨著衛鏗感知越細微,利用系統進行的算學也就越多。

衛鏗:“這東西若不計算,傻等的機緣,就等於望天掉餡餅的傻子。過來人會說:‘修煉要有耐心’但‘耐心’不是枯坐參禪。道家的東西,哪裏是‘無為’,‘避世’?而是要驗算天數,在最合適的時候做最合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