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五一章 勢如破竹(7)(第2/3頁)

“得令!”

兩個時辰眨眼過去,趙英帶著兩萬部曲按時行動。

他們全部離開林子後,天色已經大亮,在向導的引領下,主力沒有直奔楊家畔的村子去,而是將行軍目標訂在略微偏南一點的位置。

知道吳軍的位置與行動方向,趙英自然能預定會戰地點。

全軍從一開始行動,就是全部奔進,半分沒有隱藏自身的意思。

當吳軍出現在反抗軍視野中時,雙方都處在相對平坦開闊的曠野地帶,情況果如趙英所料,當吳軍發現他們時,雙方距離已經不遠,且吳軍已是拔營啟程、完全脫離了村子一段距離。

四萬護送大量輜重物資的隊伍,想要在這個距離上回身去村子,依托民房構建防禦陣型已是完全不可能。

面對騎兵的全速接近,護送了太多輜重車輛導致隊伍綿延二三十裏,前後距離過大的吳軍,甚至連搶在騎兵臨面之前,利用輜重車輛就地結下完整的防禦陣型都不能。

趙英所部的行動雖然需要依靠本地革新戰士的情報,但這並不是說他們自身的戰力就沒了用武之地。

事實上,昨夜他們能在楊家畔外四十裏的地方完成隱蔽集結,而又沒有被吳軍發現,本身就是自身強悍軍事素養的關鍵體現。

沒有這個距離,他們就無法在今日成功實施突襲。

現在,萬事俱備。

東風業已不欠。

“各營分開,全力出擊,分割戰場,快速穿插,先打亂敵軍陣腳,再分別清理自身攻擊範圍內的敵人!”

一馬當先的趙英越過一道緩坡,陡然拔出長刀指向前方慌亂結陣的吳軍,戰意如火山爆發殺氣如潮水席卷,“殺!”

沒有“得令”聲,有的是全軍的有序行動。

一萬五千余反抗軍騎兵,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根據自身所處的位置分開,最前一個大營筆直沖擊,後面兩個大營分向左右奔馳,大陣很快呈現出一個品字形。

品字形從形成到消散,並沒有耗費多少時間,三個大營各自都像是一把尖刀,組合在一起形如三叉戟,俱都以重騎兵打頭陣,從三個方位嵌進了吳軍人群!

兩軍相接第一陣,反抗軍成功殺穿吳軍。

而後三個大營各自拐彎殺回,面對已經軍陣不齊的吳軍,每個大營都分成了五把尖刀,以小營為單位沖擊,再度撞入吳軍人群,全方位突破吳軍防線、打亂吳軍陣腳。

當其時,吳軍尾巴處的近萬將士,還想憑借自身距離村子頗近的優勢,趁機退回村中據守,構築簡易而堅固的防禦陣型與營壘,再接應前方同袍突圍回撤,重新聚合形成強大戰力。

只可惜,趙英率領的只是主力,尚有一個大營從出發之際就作為偏師,直奔楊家畔的村子而去。如今他們殺到了村子前方,徹底將後隊吳軍與村子隔開,使得吳軍根本無法成建制回到村子。

這場大戰從一開始,就由反抗軍掌握了戰場主動。

大戰持續不到一個時辰,反抗軍已是徹底掌控住戰場。

兩萬精騎硬生生將四萬吳軍分割、打亂,並以小營為基礎,在整個戰場上來回穿插,梳子梳頭發一樣梳理驚慌失措的大小股吳軍。

凡精騎所到之處,成片成片的吳軍人仰馬翻。

而精騎所過之處,則有滿地的吳軍屍體把地面染得猩紅無比。

這一戰,雙方共計有六萬余人參與,是一場真真切切的大戰。但這一戰從反抗軍沖陣開始,到吳軍潰敗投降結束,只花了不過大半日的功夫,又是一場毫無疑問的簡短戰鬥。

午後,太陽雖已西斜,卻還高高掛在天空,距離黃昏尚有一些時間,而在方圓二三十裏的戰場上,戰鬥已是基本結束,只有零星的小股彪悍吳軍依托輜重車輛構築的防禦圈,在做最後的困獸之鬥。

這些吳軍多的不過千人,少的僅有百人上下,加在一起也不到五千之眾,雖然鬥志可嘉戰力不俗,理應為侍衛親軍中的絕對精銳,但已無力改變整個大局。

血腥味沖鼻的戰場上,車歪馬斜屍橫遍野,折斷的旗幟留下抹抹剪影,殘破的刀槍染滿鮮血,尚未完全消散的灰塵渲染出氤氳的鬼影,趙英的軍靴踩在血泊中吧唧作響。

來到一道緩坡上,看向不遠處結陣而戰,明明已經被三兩千反抗軍騎兵團團包圍,卻依然不肯投降的數百名吳軍,趙英眉眼低垂。

在對方彪悍而頑固的面容上,他看到了那些跟神教頑固教徒一樣的神色。或許他該敬佩他們的勇氣,或許他該蔑視他們的愚蠢,或許他該稱贊他們的堅持不懈,或許他在唾罵他們的冥頑不靈。

但是最終,趙英什麽也沒多說,在這個生死戰場上,作為晉軍主將,他只是寒聲下令:“最後勸降一次,若是他們依然執迷不悟,那就弓弩齊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