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鎮國鐵衛 第九章 魁星戰五關(第8/17頁)

也是為此,當年第一屆比鬥,兩國君主心想和尚最是慈悲,必能點到為止,蒙古便以紅教五活佛出征,中國則以少林五高僧應付。結果少林和尚果然是慈,蒙古高手果然是悲,嵩山群僧不過出到第三名高僧,便打對方五名喇嘛點倒為止。可汗見中國和尚揖讓而升,蒙古喇嘛下來飲藥酒,偏生自己還要去做君子陪笑祝賀,狂怒之余,便不再揖讓什麽,下令第二年全力求勝。

第一年輸得莫名其妙,第二、第三年便打得驚天動地,就差沒帶火槍上場而已。可憐有少林寺這塊大石頭橫在路上,無論可汗如何費心,硬是連輸三年,不論在翁金城較量,還是在北京城打鬥,均遭震懾蹂躪。蒙古上下非但不曾贏過半面錦旗,更沒一回撐到最後一關,想來真令人心灰意冷。

勝負懸殊,一目了然,蒙古君臣悻悻然鍛羽而歸,可汗也不再熱衷“魁星戰五關”,只每日裏靜靜演兵,時時眺看中州大地。朝廷大臣得知此事,心裏自甚憂慮,就怕韃靼國吞不下這口惡氣,不免又要興兵開戰。群臣上奏之後,皇帝便暗下聖旨,從此不許少林和尚出陣,改由禮部侍郎招募人選,輸贏不計,就是別讓戰況一面倒,免遭友邦記仇暗恨。

自此之後,欽點出陣大將的重責大任,便一股腦兒壓在胡志廉頭上,中原武林人物若想借“魁星戰五關”一舉成名,無不私下拜訪,都想請胡侍郎玉全。胡志廉答應了這個,得罪了那個,年年比試年年憂,直是不堪其擾。

武林高手又是賄賂、又是求情,朝廷各方勢力也是各自施壓,第四年比試,胡志廉在眾多人情請托之下,煮了鍋大雜燴上陣。這幫人以峨眉掌門嚴松為主力,另以三江幫、洞庭水塢等門派輔佐,結果自是一目了然,四字箴言,大敗虧輸而已。

都說物極必反,中國連勝四年之後,原本唾手可得的勝仗變成一勝難求,可汗見自己人大逞神威,欣喜之余,又對“魁星戰五關”熱衷起來,更常與大臣對賭勝負。自此中國連敗三年,蒙古紅教支派“大輪門”獨占鰲頭,其中更有一年打了通關,從中國先鋒一路打到大將,五戰全勝,直是所向批靡。

消息傳出,中國上下無不震動。眼看社稷無光,百姓議論,一年外國使臣來朝,更以此事調侃皇帝,龍顏震怒之下,險些把胡志廉送去充軍。這只代罪羔羊大叫倒楣,自知形勢已然轉換,待得去歲第八屆比武,胡志廉也不再畏首畏尾,便以聖旨之名調出舉國精銳,由武當掌門“太極拳劍”元易領軍,搭配少林靈音、靈真兩大金剛,另以“淮西高天將”為先鋒,“山東宋神刀”做中堅,轟轟烈烈開抵翁金城,只等大開殺戒。

中國高手盡出,任一人都是當代宗師,對方還是那個叫“大輪門”的支派,當場便給打得稀爛。先鋒高天威更是大發神威,一路從頭打到尾,單騎過五關,元易、靈音、靈真、宋公邁等人喝了一壺又一壺的熱茶,全無上場機會,便帶著錦旗歸返北京。

中國五戰全勝,高天威更將對方大將打成重傷,言語間更是百般奚落。強弱懸殊,輸贏慘烈,“淮西高天將”威名遠播,韃靼國卻又成了各國使臣閑談的笑柄。可汗震怒欲狂,今次第九屆比校,便盡起北國全境高手,從高麗至西域五十六國,精選五名神將,一同前來挑戰中原武林,若不奪回錦旗,絕不罷休。

大軍壓境,胡志廉見了這勢頭,自是心中叫苦。大獲全勝不行,一敗塗地也不行,既要顧得可汗金面,又要保住皇上龍顏,百般苦惱中,只有去找本朝國丈瓊武川訴苦,屆時若要慘敗,也有皇親國戚保命。果然姜是越老越辣,瓊國丈金口一開,便是一條明路。

“中國展天威,可汗怨恨苦,蒙古臨城下,皇上心生怒,最好的法子,便是混個借口。”

“混個借口?”胡志廉那日聽了怪話,自是滿心詫異。

“傻子,何必上嗣對上嗣,你避開各門各派的老手,盡管挑些青年男女出來,將就著用,贏了,算是撿到了,輸了,也好找理由推搪。”眼看胡志廉目瞪口呆,瓊國丈又加了這麽一句吩咐:“要能一個僥幸,拖成平手,兩國皆大歡喜,那可真是吾皇萬歲萬萬歲了。”

胡志廉一向聰穎,當場便領悟了,便定下這麽個陣容,見是:

“中國五關出場人選:

首陣先鋒 貴州點蒼七雄 玉川子

次陣翼鋒 山東神刀少主 宋通明

三陣中堅 陜北九華掌門 釋娟神尼

四陣羽鋒 河北鐵槍少主 祝康

五陣大將 華山玉清掌門 蘇穎超”

此時娟姨與那公子站在西棚,望著皇榜,眼看陣容如此,那公子爺自然暗暗佩服胡志廉的苦心。想以玉川子老將身分,多少打得下一兩人,神刀宋通明大有乃父之風,必也能撐住場面,要是運氣不壞,說不定這兩人便能拖到哲爾丹那關。屆時娟兒、祝康上場邀鬥胡混,最後再讓華山掌門壓陣,雙方都有面子,勝負如何倒是其次了。看這計策苦心意旨,自是讓人贊嘆不已。那公子爺看了幾眼,心下甚喜,頷首便向娟姨道:“你給排到了中堅,看來你師姐的面子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