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今生,他生(第4/4頁)

柴禾堆上,有些雞不願意進籠,跳到上面咯咯叫,柴禾堆下面,小孩子你追我趕的嬉鬧著。旁邊的豬圈裏,豬一向比人吃的早,這時搖著尾巴,吧唧吧唧的正吃著,不時發出滿足的哼哼聲。

馮一平趕著牛,穿過整個塆,他家的牛欄,建在塆前的一口塘邊。一路上,不停的跟見到的人重復的打著招呼,總就那麽幾句話,“細叔,回來了。”

他則說,“回來了,飯吃了嗎?”

對的,很多人都叫他細叔,沒辦法,農村講究輩分,整個馮家畈村,只有一個小塆是姓孫的,其它都姓馮。而馮一平的父親兄弟幾個,是輩分最高的,除開他父親叔伯兄弟幾個,馮一平堂兄弟就是輩第二大的,隔壁家70多歲的老大哥有時開玩笑還叫他細叔,所以他見到大人一律以哥、姐稱呼。按輩份算,塆裏有好些小孩子現在都是他曾孫輩了。

馮一平是堂兄弟裏年紀最小的,年齡倒數第二的堂哥比他大近10歲,塆裏有人提到這個,經常開玩笑說,等到馮一平80歲的時候,就是村裏的活祖宗了。確實,到了那時,他們這一輩,剩下的估計也就只有他,現在按輩分算他曾孫的,到那時絕對也有孫子,那他不是活祖宗是什麽?

他牽著牛在塘邊電線杆下喝水,塘邊的打谷場上,已經有了不少人,大人小孩都端著碗,站在場上吃飯,一邊吃,一邊聊著家長裏短,還有那大嗓門的婆娘,站在門口,大聲喊孩子,“瘋到那裏去了,還不回來吃飯?”

不少的雞還沒進籠,在場上啄著,剛打過稻子,多少總有些谷子掉在裏面,還有幾條狗,躺在場邊,熱的伸著舌頭。

看著這樣的場面,馮一平覺得熟悉而又遙遠,這樣熱鬧的場面,也只有這最後幾年。幾年後,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塆裏也就春節的時候熱鬧點,但像這樣每天打谷場上聚集著幾十人,即使是春節的時候,也難得有。

東明家的牛在一個雨天,被固定這根電線杆的鋼絲上的漏電打過一次,從此再也不敢在這邊喝水,自覺的到另一邊去。

東明問他,“明天還到那裏放牛?”

馮一平說,“是,那裏草還不少。”

“那明天還是一起走。”

“好的。”

想了想,馮一平說,“東明哥,我明天也帶把刀去,學二伯和你,砍點柴。”

馮東明就笑,“就你那點力氣,能砍多少?”

馮一平也笑,“能砍多少是多少吧,曬好了叫我爸挑回來,一個月下來,幾擔柴總會有的吧!”

他這是想起來,父母忙著田地裏的事,到冬天,柴總是不夠燒,後來總到塆後的地裏收集栗子葉。幾擔柴解決不了大問題,但總聊勝於無吧。

把牛欄門關好,他走到塘邊的文華家,門開著,燈還沒開,堂哥華富正低頭往灶裏添著柴,沒看到文華兄弟倆,“華富哥,文華他們呢?”

馮華富轉頭一看,“哦,你回來啦,他們在打谷場那邊玩吧!”

“哦,等下他們兩個就去我家了,你晚飯少燒點。”

話音剛落,那一堆孩子裏跑出來兩個,邊跑邊喊,“小叔,你回來了!”

他讓他們兩個走在前面,不再從塆中間穿,走旁邊的崗山,朝塆後的家走去,“今天晚上就在我家吃飯。”

這兩天他家有木匠在,做課桌還有椅子,夥食好。

是的,也就是從他們這一屆起,在鄉中學就讀的,都要自帶課桌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