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秦國的涅槃(第8/14頁)

既然趨利避害是人類的天性,法家便以此為基礎發展了他們的所有學說。商鞅相信如果國家要想強大必須順應人類的這種天性。商鞅為了將人類趨利避害的天性引導到國家強大的道路上,制定了一整套詳盡的法律。商鞅變法的核心是任何能使國家強大的行為都將得到獎賞,任何會阻礙國家強大的行為都會受到嚴厲的懲罰。在戰國時期,國家強大最主要內容是軍事上的強大,因此在秦國“戰”是第一位的,作戰便需要吃飯,因此“耕”排在第二位,其他都是輔助。

法家思想中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法家所追求的強大國家,絕不同於羅馬共和國。法家追求的是一個國家,一個元首,一種制度。一個經過法家徹底改造的國家應該是中央集權、君主專制的國家。

因此商鞅在秦國的任務主要由兩大部分構成,一是加強耕戰;二是強化君權。商鞅的靠山是秦孝公,武器是法律,所要改造的對象是一個文化落後,民風淳樸,崇尚武力的國家。在商鞅來到秦國之前,秦國人仍然像過去的500年那樣渾渾噩噩的活著,對於山外出現的新事物,新思潮知之甚少。秦孝公徒有改革的願望,但卻不知道如何實施,商鞅變法為秦國提供了如何轉型的答案。

秦國松散的政權結構無法適應激烈的軍事鬥爭需要。商鞅為秦國打造了一套緊湊的政權結構。躺在歷史垃圾堆上的貴族寄生蟲們被清除出國家機構。舊的世卿世祿制被廢除,取而代之的是二十爵位制。每一級爵位都對應著不同的待遇和社會地位,級別越高待遇越好,社會地位也越高。獲取爵位的唯一途徑是建立軍功。在地方,商鞅實行了郡縣制,廢除了分封制。舊貴族的封地都被收為國有,國君委派官吏進行管理。在社會基層,商鞅實行了什伍制度,為了加強管理和統治廣大居民,規定什伍之內各家互相糾察,否則,“不告奸者腰斬,告奸者與斬敵者同賞,匿奸者與降敵同罰。”

通過這些措施,秦君有效地控制了社會資源。最慘的是舊貴族,他們的財產都被充公,社會地位一落千丈,不得不到鄉下接受貧下中農的改造。整個社會掀起一陣從軍立功的狂潮。軍人成了最受歡迎的人。走在秦國的大街上,到處都能看到神采飛揚的士兵,他們逢人便講:“是商鞅點亮了我的生命,為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對於這些秦國的好兒郎,商鞅不允許他們私下爭鬥,否則便會受到法律的懲罰,他們唯一展示男人氣概的地方是戰場。秦國年輕人的習氣也變了。以前秦國的大街上有很多古蠱仔,他們動不動就發生火並,變法實行之後,這些古蠱惑仔都到軍隊參加趕死隊了。老百姓發生爭執時最常見的說法是:“小子,看在變法的面上,我饒你一次,你要不服氣,咱倆到戰場上比比誰殺的敵人多。”

戰場對於秦人,就像今天商場對於商人,文壇之於文人,舞台之於藝人,是他們實現理想人生價值的最重要舞台。對後世的讀書人來說:“書中自有千锺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對秦人來說千锺粟、黃金屋、顏如玉都在戰場上,秦軍的士兵個個懷著超級男生的夢想,希望有一天能出人頭地,光宗耀祖,盡管他們知道光榮的另一面是萬劫不復的死亡。商鞅告訴他們,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默默無聞的活著,任憑國家黯然凋落。

秦國的強大孕育於無數將士的捐軀赴國難之中,他們的英靈得到國家的超度,他們的家屬得到國家的照顧,他們的事跡永遠激勵著後世的秦國人。當然,秦國人之所以義無反顧地走上戰場是由於那裏有他們最想要的東西——爵位。二十級爵位中的每一級都對應著具體的殺敵數,秦國政府嚴格兌現,絕不拖欠,不打白條,兌現的憑證是敵人的首級。印第安部落是以頭皮作為殺死敵人的標志,遊戲《暗黑破壞神》中的標志是耳朵。變法以後,凡是秦軍參加的戰爭,戰後的戰場慘不忍睹,到處是無首的屍體。

強大的秦國不但需要強大的君權,強大的軍隊,還需要強大的戰時經濟。秦國還沒有發展到要大炮不要黃油的階段。糧草是軍隊的命脈,是國家的基本,甚至可以說組建一支軍隊最主要的不是兵源,而是糧草。當時許多將領都喜歡從敵軍的糧草供應上作文章,一旦糧道被斷,敵軍就毫無勝算。為了多產糧,商鞅對秦國的經濟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組。自西周時起實行了將近500年的井田制度被徹底廢除,井田之外的大量土地被開墾出來,秦國承認了老百姓對土地的占有,準許自由買賣。一旦手裏有了土地,老百姓的腰杆就硬了,種田的積極性也高漲起來。商鞅還獎勵耕織,抑制商業。法家認為商人是社會的蛀蟲,對國家毫無益處,他們見利忘義,機關算盡,不從事生產,增加了統治的難度。與商人同等待遇的是社會上的流氓無產者。商鞅變法的功利性非常強,要求整個國家人盡其才,物盡其用。變法令下之後在社會角落裏混日子的阿q們都不得不改行,或者扛起鋤頭下地幹活,或者扛起槍頭上陣殺敵,或者被收入官府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