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東方霸主(第10/15頁)

當狂躁的魏軍跑到大梁東北部100公裏的地方時,災難降臨了。田忌孫臏率齊軍的大部隊在這裏嚴陣以待。龐涓看到齊軍陣中飄揚的“孫”字大旗時傻眼了,有許多種感情和許多個故事一齊湧向他的大腦。但戰場不會給他太多的時間來整理思緒,齊軍的進攻打響了。這是一場古龍小說中的對決,戰前的謀略,心態,氣勢已經蘊涵著結果,真正的較量只不過是一瞬間的事情,該失敗的遭受失敗,該勝利的獲得勝利。

於是齊軍獲得勝利,魏軍全軍覆沒,龐涓被擒,桂陵之戰結束。這一年是公元前363年。

桂陵之戰由於司馬遷的精彩解說幾乎成了孫臏一個人的超級大秀場。“圍魏救趙”的戰術也被寫入了軍事教科書《三十六計》。但是毛主席教導我們說“凡是就怕認真兩字”,尤其是碰上我這種鉆牛角尖不要命的人士。查閱了大量史料時候,我才發現優美的故事之下另有隱情,桂陵之戰中有很多地方經不起推敲,另外還有許多對事情發展起關鍵著作用的副線被忽略。

“圍魏救趙”其實是我國軍事史的一個美麗的傳說。以魏國大梁的雄偉,齊軍8萬不可能給予實質性的威脅。而且趙國首都並沒有被救下來。齊軍在平陵的進攻,對大梁的佯攻都是假的,目的只有一個,讓龐涓輕視齊軍。只有這樣,龐涓才可能拋棄平時正常的行軍準則,狂妄地鉆進孫臏布置的陷阱。

【5、顛峰時刻】

在魏國和趙國、齊國纏鬥的時候,西方的秦國和南方的楚國趁機向魏國下手,秦師在元裏大敗魏師,並取得了西河之地上的重鎮少梁(陜西省韓城西南),同年又伐韓,魏占領了上枳、安陵(今河南鄢陵北)、山氏(今河南新鄭東北)三地,並在那裏築城,這樣秦國勢力就像一顆釘子一樣插到了韓魏的中間。楚國的景舍占領了睢、濊之間的一塊地盤。

魏國在桂陵吃了敗仗之後,面臨的情況很嚴峻,就連附屬國宋、衛也轉而拜齊國為大哥向魏國進攻。但魏惠王還不至於絕望,魏國歷經文候武侯兩代國君積攢下來的雄厚家底不是桂陵一仗就能消耗光的。魏國最盛時號稱有武卒二十余萬,蒼頭二十萬,奮擊二十萬,廝徒十萬,車六百乘,騎五千匹,合計七十萬。其中武卒是正規常備軍,是魏軍中的王牌軍。奮擊是帶甲步兵,倉頭是青巾裹頭,沒有裝甲,屬於民兵,廝徒則是幹雜役的,負責搬道具。

魏惠王一方面加強與韓國的關系,另一方面重新征召訓練軍隊。忙活了一年終於有了成效,韓國答應了魏國的請求,同意派兵幫助魏國,而魏國也重新聚集起來了一支戰鬥力和數量都相當可觀的隊伍。這年是公元前352年。

此時的齊國乘桂陵之戰勝利的余威,正聯合宋、衛兩個小弟對魏國軍事重鎮襄陵展開圍攻呢。就在這時魏韓聯合軍趕到,城內城外裏應外合將齊宋衛聯軍殺得大敗。這場戰鬥的雙方統帥是誰我們不得而知,具體的戰鬥過程史書上也語焉不詳,但是結果很重要。齊國經此一役,小馬乍行嫌路窄的豪氣頓時被壓了下去。而且齊國已經沒有了再戰的勇氣和力量。齊威王得出一個結論:齊國在老牌霸主魏國面前仍然顯得有點毛嫩。

齊威王有心向魏國求和,但又擔心和平的成本太高,於是央求楚國的景舍同志婉轉地向魏惠王提出了齊國不想再戰的意識,當然措辭是優美的,什麽為了世界的和平,什麽不忍看見老百姓在戰火中煎熬等等。魏惠王考慮到魏國戰火四起的國土,也就同意了景舍的請求,只是要求齊國將桂陵之戰中被俘的龐涓送回。

穩定了東界之後,於公元前351年,魏惠王和丟了國都的趙肅候在漳水之上開了碰頭會,在會上雙方澄清了前些年的一些誤會,魏國主動將邯鄲還給了趙國並提議兩國保持區域和平,趙國感謝了魏國的慷慨,也對魏國的和平提議做了積極的反應,會議在友好、愉快的氣氛中結束。

魏惠王和趙齊兩國和好是有目的的。西邊的秦國借著商鞅變法的東風,趁著魏國無暇東顧的契機對魏國的西河之地日侵月奪,眼看要占領殆盡,惹得魏惠王好大的不痛快。此刻的魏惠王通過艱苦卓絕的努力和靈活的外交政策又重新奪得中原霸主的位置。公元前350年,魏國回頭向秦國反攻,魏軍團團將秦國的定陽(陜西延安東)圍住,秦孝公一看形勢不好,馬上和魏惠王在彤(今陜西華縣西南)碰了一次面,表示服軟並將前些年辛苦攻下的西河之地還給魏國。魏惠王這才拉倒。

到目前為止,魏惠王是名副其實的中原霸主,齊楚秦三國敢怒不敢言,韓趙兩國被魏國看得死死的,其余宋、衛、鄒、魯等小國已經習慣了誰強跟誰混,紛紛拜魏國為大哥。公元前344年魏國張羅了12個小國前去問候了一下很久都沒有人搭理的周天子,爾後正在興頭上的魏惠王又命魏軍帶領12家仆從軍浩浩蕩蕩地向秦國殺去。秦孝公一見魏國的陣勢嚇得瑟瑟發抖,飯量也減少了,晚上還總做噩夢,只好命令秦國全境修守戰之具,準備硬著頭皮迎接魏國的進攻。還是商鞅腦瓜靈光,他認為單獨的一個秦國不是強大的魏國的對手,與其秦國先挨打,不如讓齊楚先挨打。為了將魏國這股禍水引向齊楚,商鞅專程趕奔魏國與魏惠王見了一次面。商鞅緊緊抓住魏惠王虛榮心強好面子的特點,竭盡吹捧拍馬之能事,在魏惠王面前大打文化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