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皇帝的種種(第5/13頁)

嗣皇帝第一件要做的事,是處理大行皇帝的遺體。清朝皇帝經常"住園",夏天則至熱河"避暑山莊"避暑;即便在宮內,自雍正以後亦住養心殿,不住乾清宮。主要的原因是,以滿洲"祭於寢"的習俗,皇後所住的坤寧宮,經過改建,地下埋了兩口大鐵鍋,每天後半夜煮兩頭豬祭神,中宮變成"沙鍋居",何能再住?

所以除大婚合巹之夕,一住坤寧宮東暖閣,以應故事之外,皇後從不住坤寧宮;這樣一來,皇帝亦就不住乾清宮了。

但乾清宮畢竟是皇帝的正寢,所以不管康熙崩於暢春園,雍正崩於圓明園,乾隆崩於養性殿,嘉慶、鹹豐崩於避暑山莊,道光、同治崩於養心殿,光緒崩於瀛台,皆奉遺體於乾清宮,在此大殮或行正式祭禮。

第二件要做的事,是遵奉遺命尊嫡母及生母為皇太後,再以奉太後懿旨的名義,以嫡福晉亦即所謂"元妃"為皇後。在此期間,處分重大事件,對外輒用"奉遺命"的字樣,有關宮闈則用"奉懿旨"的字樣。

接下來是頒遺詔又稱"哀詔";然後欽天監擇日在太和殿行即位禮,禮畢頒"恩詔",布告天下,新皇帝已經正式產生。

稱為"恩詔"者,因為嗣君即位,與民更始,大赦天下,"非常赦所不原者鹹赦除之"。所謂"常赦不原"即"十惡不赦"。此外耆齡百姓及孤苦無依者,賜帛賜米,亦有規定,總之加恩中外,所以稱為"恩詔"。

***

恩詔中還有最重要的一件事必須說明,即是定年號。新君的年號,照例由明年起算,而且非正式即位以後,不能頒年號。文宗崩於熱河,穆宗未奉梓宮回京行即位禮,即有用新年號的"祺祥通寶"的"樣錢"出現,為此,李蒓客頗致譏評,殊不知此為別有經濟上的理由之從權措施。以後會談到,此處不贅。

年號起於漢武帝,但歷代帝皇似乎全未考慮到歷史記載的方便,動輒改元,甚至一年之中,一改再改。直到明朝,始劃一為一帝一年號而仍有例外:一是英宗,年號先為"正統",復辟後改為"天順";二是光宗,萬歷四十八年秋即位,一月即崩,熹宗接位定明年年號為"天啟",如是,則光宗竟無年號,因定即位之日起至年底為止為"泰昌元年"。一年三帝兩年號,在正統的王朝為一罕見的現象。但清朝的年號,自入關開始,一帝一號,始終正常。

年號關乎"正朔",等於禦名的別稱,自應較常人命名格外慎重,或出親裁,或由軍機大臣及南書房翰林擬呈圈定,皆幾經斟酌,絕不會不通不妥,鬧出宋太祖用偽號"乾德"的笑話。其原則大致如下:

一、避免使用前朝末代年號的字眼,如"崇"與"禎"。

二、聲音響亮,絕無拗口之弊。

三、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種深入淺出,令天下臣民共曉的涵義。

自順治以後,年號的涵義如下:

1?順治——入關之初,天下未定,願將順民意,以求大治。此一年號顯然有撫慰的用意在內。

2?康熙——天下既定,與民休息,希望安居樂業。

3?雍正——雍為雍親王,正為正位。特選此兩字,正見得其得位不正;世宗喜自作聰明,類此弄巧成拙之事甚多。

4?乾隆——乾卦在五倫中象征為男、父、君,用於年號自是指君。乾隆者"乾運興隆",可見高宗得位的基礎是很薄弱的。此年號配合其他各種跡象,透露了許多秘密。

5?嘉慶——此年號為高宗內禪時所定,嘉是對嗣皇帝的嘉許、嘉勉,慶者高宗自祝。

6?道光——光大道統之意。清朝諸帝年號,道光的涵義比較空泛。

7?鹹豐——道光年間,積極整頓鹽務、漕運、河道,但鴉片戰爭的結果,顯示財用不足,國勢中衰;文宗即位,以求富足為第一要義,因稱鹹豐。

8?同治——穆宗年號本定"祺祥",辛酉政變,"三兇"被逮,兩宮垂簾,恭王執政,同治的涵義非常明顯:太後臨朝聽政,並不專斷,願與親貴大臣共同治國。

9?光緒——緒有二義,一為統緒,二為次緒。張衡《東京賦》:"故宗緒中圮。"注曰:"緒,統也。"所以年號用此緒字,既以表示德宗為外藩迎立,亦以表示兄終弟及的先後次序,於德宗的身份異常貼切。同光之際,詞臣最盛,故能選用此精當深刻的字眼。光自是光大之意。

10?宣統——迎立溥儀的懿旨,明白宣告,溥儀入繼為穆宗之子,兼祧德宗。此是根據慈禧的意旨,明白宣告統緒,用意亦在防止醇王一系,或者會引明世宗的故事,以皇帝"本生父"的身份,在宗法上引起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