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1915(第8/8頁)

說明:

1 在參戰的英軍參謀人員中,有一位道蒂·懷利(Doughty-Wylie)上校,他離船上岸時手中的武器就只是一根手杖。他曾作為軍事顧問(參與在安納托利亞東南部地區的早期國際維和行動),與紅新月組織一起參加了幾次巴爾幹半島戰爭,支持奧斯曼帝國,並因此得到過帝國的授勛。他曾說我不會殺土耳其人,但他自己卻被土耳其人殺死了。不過,他死後被授予了象征軍隊最高榮譽的維多利亞十字勛章。

[57] 七年戰爭(1756~1763),又稱英法七年戰爭,是歐洲兩大軍事集團英國–普魯士同盟與法國–奧地利–俄國同盟之間為爭奪殖民地和霸權而進行的一場大規模戰爭。戰場遍及歐洲大陸、地中海、北美、古巴、印度和菲律賓等地。這場戰爭造成約100多萬人死亡,對18世紀後期國際戰略格局的形成和軍事戰略的發展均產生了深遠影響。——譯者注 [58] 腓特烈大帝(1712~1786),即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1740~1786年在位),軍事家、政治家、作家、作曲家。在他統治時期,普魯士軍力大規模發展,領土大舉擴張,文化藝術得到贊助和支持,“德意志啟蒙運動”得以開展。他是歐洲歷史上最偉大的名將之一,也是歐洲“開明專制”君主的代表人物,並且為啟蒙運動時期的文化名人,在政治、經濟、哲學諸多方面都頗有建樹,為啟蒙運動的一大重要人物。——譯者注 [59] 共濟會把四海之內皆兄弟作為宗旨,其核心成員來自基督教,但遭到一部分基督徒的反對,因此,發端於歐洲的共濟會成員拉攏一部分基督徒,反對另一部分基督徒。 [60] 魯珀特·布魯克(1887~1915),英國詩人,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戰爭詩人”的代表人物。他早期的詩歌顯示了他對和平的熱愛。1914年“一戰”爆發後,他在英國皇家海軍服役。1915年4月,在開往達達尼爾海峽的航程中死於敗血症。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十四行詩組詩《一九一四年》和《士兵》。——譯者注 [61] 加利波利半島,是土耳其西部歐洲部分伸入愛琴海的一個狹長的半島,它的西面是愛琴海,東面是馬爾馬拉海,南面是地中海,有60英裏長,4~13英裏寬。1915年4月25日到1916年1月9日期間,英法聯軍及澳新集團軍與土德軍隊在此展開激戰,雙方傷亡慘重,尤以英軍為甚。土耳其陸軍精華遭到毀滅性打擊,但英法聯軍的戰略意圖沒能實現,史稱加利波利戰役。——譯者注 [62]  作者在這裏意在諷刺在整個加利波利登陸戰役中,英軍的計劃混亂和戰鬥的失敗,只有撤退表現出了英軍的職業水準,是整個戰役中唯一成功之處。——譯者注 [63] 凱瑟琳大帝,即俄國歷史上著名的葉卡捷琳娜二世,1762年到1796年在位。——譯者注 [64] 桑河,歐洲維斯瓦河右岸支流,絕大部分在波蘭境內。宣傳上把普熱梅希爾籠統地稱為桑河,實際上它是桑河沿岸的一座城市。——譯者注 [65] 奧古斯特·馮·馬肯森(1849~1945),德國陸軍元帥,第一次世界大戰中5位大鐵十字勛章獲得者之一。1869年入伍,曾參加普法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任東線第九集團軍司令,因對戈爾利采的突破大敗俄軍而於1915年晉升元帥。後任德奧第十一集團軍司令,轉戰巴爾幹半島,在兩個月內橫掃塞爾維亞,1916年率德保集團軍群攻占羅馬尼亞,任駐羅占領軍司令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馬肯森是一位典型的普魯士軍官,戰後雖支持希特勒,但對希特勒指揮下德軍的暴行,也多有譴責。他是世界軍事史上公認的機動戰大師。——譯者注 [66] 巴拉諾維奇,今白俄羅斯西南部的一座城市,屬布列斯特州,是重要的鐵路樞紐。——譯者注 [67] 漢斯·馮·西克特(1886~1936),德國軍事家。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先後出任德國第十一集團軍、奧匈第七集團軍、卡爾大公集團軍群的參謀長和奧斯曼帝國軍隊的總參謀長。戰後於1919年7月出任德軍陸軍總參謀長和國防軍司令(1917~1926),被認為是戰後德國10萬陸軍的締造者和“二戰”德軍之父。1933年曾來華任蔣介石的軍事顧問。——譯者注 [68] 這裏指在1812年,俄軍面對拿破侖大軍的入侵所實施的戰略撤退。——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