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1917(第4/11頁)

西線現狀是因為西線具有一些獨特之處——早在1914年,雙方完全是出於威信和影響力的緣故挖掘戰壕,各自的軍隊都據守著極為脆弱和花費巨大的陣地,造成了防線的僵持。英軍守衛的伊普爾和法軍守衛的凡爾登都是三面被圍,守軍遭受著縱射的威脅。與此同時,德軍整個陣地非常漫長,毫無必要,但恰恰又必須為它配置兵力——如果能縮短防線,這些部隊本可以被用到其他更有效的行動中去。從索姆河戰場到巴黎東北部山脊上的貴婦小徑,德軍的防線布置在一個巨大的突出部上,處在英軍的防禦區域之中,沒有任何戰略價值,毫無用處。如果英軍從巴黎東北部,或從阿拉斯到巴黎西北部發起攻擊,就能夠壓縮甚至奪取這個突出部的邊緣地帶。因此,對德軍來說,合乎實際的目標就是縮短防線,把軍隊用在更有希望的事情上。從2月9日到3月18日,德軍實施了阿爾貝裏希行動,也就是戰略性撤退。這次行動的名字取自瓦格納筆下那個卑鄙齷齪的小矮人阿爾貝裏希,因為後撤中的德軍在村舍中設置陷阱,在井裏投毒,並把樹木砍死。協約國的軍隊挺進這片遭到損毀的土地,卻沒有任何辦法來恢復它的原貌。德軍的撤退也破壞了尼維勒將軍最初的計劃,因為這份計劃是以細心計算德軍大炮位置為基礎的。現在,他不得不進行全面而必要的準備工作。由於尼維勒將軍是新任的指揮官,他的聲望在於維持軍隊的良好狀態,放棄這一點就將招致毀滅性的痛擊,因此,他把其聲望寄托在前線,但噩夢卻隨之而來。為了保持前線軍隊高昂的士氣,尼維勒將軍決定把他的作戰計劃直接告訴官兵們。而在一次突襲戰壕的行動中,德軍抓獲了一位法軍軍士並從他那裏得到了尼維勒將軍作戰計劃的副本。

尼維勒將軍認為,英軍在阿拉斯發起進攻,將會首先削弱德軍預備隊的力量。4月9日,加拿大軍人攻占了維米嶺,而英軍則從他們躲藏的勃艮第城古老地下室中突然現身,德國守軍驚慌失措,他們的大部分兵力任憑英軍精心設計的前線陣地上的炮擊摧毀。這一天,英軍和加拿大軍人取得了巨大勝利。隨後,黑格將軍又按照他的習慣,堅持連續炮擊,但卻沒能取得任何新的進展。甚至在整整6周的時間裏,他堅持騎兵聚集待命並期望著某個陽光明媚的清晨發起沖擊,一點也不考慮騎兵會堵塞道路。與此同時,德軍已乘火車趕到前線。阿拉斯戰役標志著一種新型戰爭正在出現,炮手們現在能夠處理大量巨型炮彈,並知道如何使用它們。不過,英法聯軍在後方的組織上卻出現了大問題,尼維勒將軍和黑格將軍的關系開始變糟。這位法國指揮官用輕蔑的言語暗示英軍要求了過多的鐵路運輸網,並在浪費資源。在這一點上,尼維勒將軍可能是對的,但在關鍵時刻尋釁吵架並非明智之舉。勞合·喬治不信任黑格將軍,他利用這個事件要求黑格將軍服從尼維勒將軍的命令,可當尼維勒將軍自己的種種行動造成災難性後果之時,勞合·喬治自身也名聲掃地。

英法聯軍確實在按尼維勒將軍的計劃采取行動。4月16日,他們對貴婦小徑發起進攻,這也意味著要把塞內加爾軍人[81]趕進雨雪交加的苦境之中。而德軍充分預料到英法聯軍會實施炮擊,因此早已遠離危險地帶。尼維勒將軍承諾,作為他作戰方案的一部分,如果他無法在戰鬥的前兩天取得勝利,他將停止進攻。但除了在蘭斯東部地區之外,法軍在其他地方都遭到了失敗,但尼維勒將軍卻堅持進攻,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到此時,一些與重要人物有關系的下級軍官想方設法把前線的事態告訴了國民議會議員,可政客們無論如何還是十分認可尼維勒將軍,因為他能夠處理好與英國的關系。隨後,20世紀的法國幾次都面臨著一個現實問題——軍隊兵變。士兵們拒絕再次赴死,而將軍們卻要求他們勇敢面對。1917年的法軍兵變(像稍後的意軍崩潰一樣)成為了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起義反抗的明證。問題並非如此簡單!居伊·貝特隆希尼(Guy Pedroncini)是一位十分細心的法國歷史學家,他認為大約有4萬名軍人卷入了這次兵變。不過當時的情況是,前線的兵變參與者在與明理又講求實際的軍官們交談後,都又重新表態要遵守軍紀。尼維勒將軍本人很快就被解職,法軍新的總司令菲利普·貝當將軍對於如何才能恢復軍隊士氣有一定的見識——只有49人被處以死刑,並以更人道的方式處理了逃兵和臨時換職等問題。參與兵變的士兵們想讓德國人來占領法國嗎?當然不是!如果他們開小差,他們的女人會要求他們返回前線。無論如何,法軍恢復了秩序,將軍們也吸取了足夠的教訓。貝當充分意識到他必須堅持小規模的、有效組織的行動戰略。這些軍事行動也確實取得了很好的戰果,比如,在10月,法軍奪回了貴婦小徑上的“拉富突出部(Laffaux salient)”。法國將血戰到底,因為年高德劭但十分激進的民族主義者克裏孟梭[82]在這個時候出任了法國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