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第2/7頁)

“剛才軍爺不是說城門有發糧的嗎?我去瞧瞧。”

妻子擔憂道:“你真要出去?”

苗海安慰她:“我剛才看了,街上沒有反賊了,都是一些軍爺,不礙事的。”

說著拿出一個布袋子,開門走了出去。

巷子裏只有他一個人,其他住戶還是不敢出門。

他小心翼翼來到巷子口,左右看看,一時愣住了。

軍爺說城門發糧,沒說是哪個城門啊!

就在這時,一個小少年路過巷口,他身上穿著慶軍的軍服。

是慶軍,還是個孩子,應該不會太兇吧?

苗海連忙開口:“敢問軍爺……”

楊繼安轉身:“你叫我?”

“軍爺,敢問哪個城門分發口糧啊?”苗海弓著腰問。

楊繼安笑道:“在北門,那邊都在排隊了,你可得早點去,要不然不知道排到什麽時候。”

“謝謝軍爺!”

見他這般和善,苗海的心一下子就定下來了。

他急步往北門趕,路上還碰到熟人,熟人已經領到了口糧,正滿臉欣喜。

“阿海!你這也太慢了!”那人搖頭嘆息。

苗海哪顧得上跟他寒暄,直奔北門而去。

他到時,北門已經排起了長隊。

苗海綴在隊伍後頭,煎熬著等待時間過去。

等排到他的時候,負責發糧的士兵給他發了一小袋麥子。

苗海感激涕零,連忙說道:“多謝軍爺!”

發糧的士兵笑著說:“不用謝,這些糧食都是滄州的,給你們發不是天經地義嘛。”

苗海哪裏見過這樣講道理的軍爺?心中盈滿感動。

卻聽軍爺又道:“不過你們滄州的糧食已經剩得不多了,也不知道朝廷什麽時候會派發救濟糧。”

苗海心中嘆息,朝廷連派兵都拖了這麽久,救濟糧還不知道什麽時候能發下來!

他捧著麥子正要往回走,卻見慶州士兵們擡著一具具屍體,將那些屍體全都整齊擺放在城外。

那些屍體血跡斑斑,形容慘烈。

有的已經發爛發臭了,要不是不是現在是冬天,或許早就生滿了蠅蟲。

苗海不由問:“軍爺,這是在做什麽?”

“這些都是被反賊虐殺的老百姓。我們把他們的遺體集中放在城外,方便幸存的百姓認領。有人認領的就帶回家去,沒有人認領的就集體掩埋。”

苗海聽罷,心頭不由發酸,差點落下淚來。

這些慶軍都是好人啊!

不僅給他們活著的人分發糧食,還為死去的人料理後事。

他拎著糧食,搖頭嘆息地往家趕。

北門分發的糧食是從滄州府衙糧倉裏運出來的。

叛軍搶了老百姓的錢糧,也搶了糧倉。

六千余人,在滄州城裏鋪張浪費將近一個月,府衙的糧倉也沒剩多少了。

所以幸存的居民每人只能領到一點點口糧。

繼續下去肯定不行。

慶軍等得起,滄州百姓等不起。

叛軍入城後,幾乎將城中洗劫一空,他們從百姓那裏搶來錢糧,大肆喝酒吃肉,又對良家女子行不軌之事,簡直是喪心病狂!

他們自詡替天行道,可實際做的事,同魚肉百姓的貪官汙吏沒什麽兩樣。

如今城中多處變成廢墟,百姓無家可歸,無糧可食,凡此種種,亟待解決。

眼下城池剛剛收復,捷報尚未傳至京城,等朝廷回復還不知要等到何時。

霍延索性送信回慶州,將滄州情況詳細言明。

樓喻立刻擬定了一個戰後重建草案,寫到回信裏,在末尾簽上名。

正要裝入信封,他突發奇想,從書架暗格裏取出一個木匣。

匣子裏裝的是一方精致小巧的玉印。

這是霍延之前送他的生辰禮。

樓喻在印底蘸上紅泥,啪一下蓋在信尾。

信被快馬加鞭送入霍延手中。

戰後重建計劃內容不少,樓喻寫了好幾頁。

霍延本來還面容嚴肅地記下計劃內容,等翻到最後一頁,見到末尾的印章,眼中驀然流露出幾分笑意。

“樂只君子,福履成之。”

他自然希望那個人,一輩子幸福安寧。

“統領,”李樹掀簾而入,滿臉喜色道,“殿下是不是來信了?信上怎麽說?”

霍延將前幾頁信遞給他,卻留下最後一張。

“怎麽不全部給我?”李樹一臉納悶。

“你先照著前面去做。”霍延肅容叮囑。

他將最後一頁紙折好,小心塞入衣襟裏。

樓喻寫的計劃還是比較詳細的。

戰後重建,無非有幾個方面。

一是物資供給;二是人員安置;三是恢復生產;四是基礎建設。

物資供給方面,樓喻已經安排人手準備,不日就會送去滄州。

至於剩下三個,得等朝廷回復後才能繼續做。

有慶州的物資援助,滄州幸存的百姓得以熬了好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