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會當盛事隆(第2/4頁)

高蹺一行,在海津民間極為流行,最盛者莫過於武蹺,不唱不舞,無樂器伴奏,只看雜耍動作。蹺高四尺至六尺不等,演者需在蹺上做出金雞獨立、懷中抱月、平沙落雁、鷂子翻身、鐵板橋等等套路。誰能踩著蹺做出繁難復雜的動作,誰就當得行家裏手。

碼頭上扛活的苦力成百上千,自然不止這兩家皇會。與“廣源商行”不相上下的“鑫隆商行”,底下也有一家大型高蹺會。其中兄弟二人,是出了名的高手,最擅頂燈絕技。即踩在六尺高蹺上,頭頂燈碗,碗中點燃一支蠟燭。演者頂著燈碗做出摸爬滾打、蹲坐起立各種動作,不但燈碗不能落下,還不能灑出一滴蠟油。這門絕技可說稱霸津城,無人能及。王貴和花了許多心思,欲將此二人拉攏到廣源商行高蹺會來,最終也沒能成功。

眼看距離三月二十三不過十余日,高蹺會中能擔大任的高手尚無著落。王貴和四處托人,打探牽線,始終找不著合適的。最後沒招了,拉上顏幼卿等,直接跑到把式們賣藝的小梨園外鼓樓前邊空地,挨個篩檢過去。

接連跑了好幾日,幾人一日比一日沮喪,差不多準備放棄時,忽然聽說出現了一個玩水火流星的厲害角色,不是本地人,剛打南邊越州一帶過來,專為闖海津碼頭。要說這水火流星,端的是門絕技,一個大鐵環上系若幹繩索,每根繩索末端拴個小銅碗,銅碗裏通常白日盛水,夜間盛油。白日耍水碗,夜間耍火球。演者手持鐵環舞動,銅碗盡數飛起,不論是水是油,必得一滴不漏,還得一邊舞動,一邊做出各種動作。

雖然與高蹺無關,可這玩意兒一聽就是個能大搞噱頭的好節目。王貴和急匆匆趕到地頭,看過一場,當即將人好言好語請到店裏,許以重金,將之納入門下。照王掌櫃的想法,這水火二流星完全可以白日輪換演出,放在演武會與高蹺會之間,作為巡城時的別樣新奇節目展示出來。等到午後娛神鬥會,高蹺上邊輸一籌,也是沒辦法的事。

至此,皇會上場表演人員與節目算是塵埃落定,只等努力排練,到日子賣力出演。

顏幼卿做了大賬房臨時助手,裏裏外外跑前跑後,隨著時日臨近,越來越忙碌。他參與的是物資籌備,那大賬房見他於武行兵器上頭十分熟稔,便專派了他與兩個會首聯絡,落實武行表演道具用品。其實多數玩武行的,都有自己慣用的行頭,不過是新置衣服鞋帽、旌旗彩帶之類,要一樣樣發放下去。合適不合適,替換調配,也是個細致活兒。顏幼卿小心謹慎,言語不多,腿腳勤快,其他人盡有忙中出錯的,只有交給他的活兒,誰都覺著放心。

這天他將急趕出來的新衣裳送去給表演水火流星的崔師傅,等對方換上之後,道:“勞煩崔師傅舞幾個招數。畢竟衣裳合不合身,還要動起來才知道。”

崔師傅擡了擡胳膊,又踢了踢腿,拎起擱在架子上的流星碗,笑道:“是這個道理。”說罷便舞了起來。舞到興頭上,將一套招數從頭到尾演完,感覺衣裳並無束縛手腳之處,又向顏幼卿道謝。

顏幼卿一直看得非常用心,這時試著道:“我看崔師傅您手上功夫厲害,腳下也穩當得很。騰挪進退,與演武行五虎棍的師傅們相比,絲毫不差。”

崔師傅指著手裏的鐵環銅碗,不無驕傲道:“凡屬雜耍技藝,下盤穩當,手上也跟著穩當。何況我這套行頭幾十斤重,腳底下不穩,可不就飛出去了麽?自來練這門水火流星的,為了熟練把控行頭,都得專門練下盤功夫。不瞞你小兄弟,我從前可是跟著師傅上過幾年梅花樁的。”

“原來崔師傅練過梅花樁。”顏幼卿點點頭,“不知崔師傅有沒有試過,踩高蹺演出這水火流星?”

崔師傅一愣,隨即道:“這可沒試過。不過要說起來,好像也不是不行。踩高蹺不是難事,只是水火流星動作上邊,勢必不能像平地演出那般變化多端。還有就是,這套行頭也重了些,在高處不似平地上好掌控。”

顏幼卿道:“若是崔師傅覺著可行,也許可以跟掌櫃提一提。掌櫃的這些日子一直發愁,高蹺會沒個能出彩的新節目。”

崔師傅本為闖名聲而來,自然知道皇會上表現越好,之後的收獲越大。聞言面露喜色:“多謝顏小哥,我這就去與掌櫃的商量商量。”

王貴和聽了崔師傅想要嘗試將水火流星與高蹺合二為一的主意,大喜過望。立時找來高蹺會的會首,商討如何操作。崔師傅吃水不忘挖井人,特地提了提顏小哥。王掌櫃十分高興,將顏幼卿也叫到一起說話。

高蹺會會首頭腦相當靈活,當即尋來一副合適的木蹺,提點一番腳下訣竅。又提議從替換繩索下手,減輕道具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