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悟 別離(第3/3頁)

想到這裏,又是一陣意興闌珊,連逛街時興致都沒了,整個人透著一種難言的失望與難過。

維梌見她又蔫兔子似的,低頭詢問:“可是累了?”

玲瓏虛虛的看著人來人往的街景,沒甚興致的說:“累倒是不累,只是覺得沒甚意思了,這裏與我想像中全不一樣,許是我期望的太好,真見了卻難免失望……眼見著這些,許是要千百年以後才能變成我期許的模樣,這麽想著,可真讓人絕望……”

見維梌好似沒聽懂,玲瓏嘆一口氣,低聲悠悠道:“我是沒正經學過聖人之道的,只是偶然間聽說過什麽老有所依老有所養幼有所樂幼有所教天下大同之類的言語,這幾千年來,習過聖人言的人不知凡幾,卻不知為什麽,幾千年了,還不見這天下大同……如果教化之道不能施之與民,生民仍是愚頓,不知禮也不知恥,衣食不足,榮辱不曉,禮節不通,百年前如此,許是百年後依舊如此……兄長,我也愚笨,卻是不知大家學了聖人之道,原是為了什麽?”

維梌愣了,維檢維棦兄弟也愣了。

這樣,幾人都沒了興致,早早回了府。

玲瓏發表了自己的感嘆,然後就撂開了,活在這個時代,不管她如何想,那些都是虛的,因為世情如此,誰也改變不了,索性就不多想了,活在當下才要緊。

卻不料因著她無心的一襲話,給了家裏男孩子們一場大大的震動,開始讓`他們思考,讀書的真正意義。

這確是一件幸事,顧大伯聽子侄們如是辨論,心下大快,不顧父子不同飲的規矩,和兒子侄子連飲了三杯清酒,然後懷了一腔喜悅,又找老爺子說話去了。

讀書人,最開始的初衷是科考能改變出身,再後來的就是盼著做官能改換門庭,然後是青史留名,但真正的讀書人,他們讀書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做官並享有富貴榮華,而是尋到一條自己的道。

顧大伯初時也有過這個念頭,只是他沉浸於官場與外物,漸漸失了道心,只能做個俗人,為著五鬥米而折腰,與最初的自己漸行漸遠。如今兒子們心性正純粹,若為此而尋到自己的路,便是千幸萬幸的幸事。

為此,當飲三大杯。

閑話間,便說:“若是早兩年帶玲瓏兒出去,是不是早兩年讓他們開了竅?”

老爺子冷哼:“早兩年?小娘子還是個只知吃喝玩樂的小丫頭,小郎們便是聽了什麽,難有此番明悟,便說你如今,聽了那些話不也是與聽到平常話一般無二麽,怕是難有什麽明悟的,可見沒有遲與早的時候,是該有此番的,不早不晚,正好時節。這是幸事,卻不可為究其根本而失了根本,還是要下功夫讀書的,爭取早些下場,有了功名才能談如何“仁”之於民“惠”之於民,若沒了功名,那些辨論,都只是一紙空話。”

天清日朗,惠風和暢,這三月的最好時節,顧家幾個兒郎為著書中的道理,人世的道理,與其他的道理,各自爭論不休,只是學問沒到家,沒等爭論出個什麽絕世大道理來,就到了玲瓏回家的日子。

一時爭也不爭了,論也不論了,懷著難分難舍的心情,和維梌告別。

這邊老太太也哭的利害,鄒氏應景似的滴了兩滴淚,要安頓玲瓏的行禮,叮囑玲瓏途中如何行事,還要顧念著老太太,不讓她傷心太過,真是過年都沒這麽操心過。

幾個小娘子也是眼淚汪汪的,該說的話,這幾日也都說盡了,只是再三叮囑:“要記得多寫信來。”

老太太按著玲瓏的手,紅腫著眼說:“我不在你跟前,總放不下心,回了家,你要好好兒的,別使性子,多幫襯著你母親,不許和你父親鬧別扭,他若說什麽,你只聽著,你父親是講理的人,不會無緣故的說你,若是沒道理,你只管寫信告訴你祖父,讓你祖父說他,萬不許不管不顧的鬧,這樣就失了體統,也傷你父親的心……閑時在家多做做針線,那才是女孩兒的正經事項,你讀的書多,道理也學的多,以後行事多學學你二姐姐,寧願麻煩些,也別讓人揪著錯處說,要活一世的人可不容易,凡事忍讓幾分,才能活的順遂些……”

玲瓏默默流淚,老太太叮囑一句,她就點一回頭,心裏也是難過的不得了,卻不能說一句。

老太爺也在一旁叮囑維梌,讓他一路多費心些,好歹平平安安將玲瓏帶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