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民生(第3/5頁)

吃到後面,那烤魚、紅燒肉盤子上沾著的湯汁都叫他們拿饅頭蘸得幹幹凈凈,筒骨湯裏的筒骨也都叫他們一點點啃得幹凈,骨髓也吸出來吃了。

吃完以後,五個孩子躺在桌子底下,已經撐得站不起來了。

程婉蘊見了就暗道糟糕,她哪裏知道他們餓得連辣椒都能嚼了吃了啊!連忙請德柱去問問那裏正村子裏有沒有大夫:“他們肚子裏沒油水,又過慣了有上頓沒下頓的日子,突然吃得那麽飽,又吃多了肉,只怕會上吐下瀉,趕緊開些消食的藥來。”

德柱早有準備:“咱們路上就備著各種藥材呢,二奶奶寬心,奴才這就去取。”

太子爺出門,怎麽能不跟兩個大夫、備各種藥丸?

這可是太子爺頭一回離京去南邊,要是水土不服怎麽辦?出門前就備好了各式各樣的藥膏、藥丸、藥方子了,德柱這些東西不敢交給別人,都是自己隨身攜帶,他有個塔鏈,裏頭裝滿了各色瓷瓶,不知道的人見了,還以為他是燒符水的道士呢!

誠如她所料,這些孩子後來果然沒一會兒就開始鬧肚子不舒服了,幸好德柱藥材齊全,每人兩顆藥丸下去,就止了瀉,他們這樣子也不好再到船上睡,大柱子又寧死也不肯上樓上屋子裏睡,他生怕掙不到那半吊錢了,於是太子爺只好讓這些孩子都睡在火塘邊上,蓋著德柱多買來的被子。

五個孩子一個抱一個,相互擠成一團,他們這輩子都沒蓋過這樣松軟的被子,幾乎是一沾上就睡著了。大柱子是挺了最久的,他迷迷糊糊還聽見那仙女一般的二奶奶說:“叫人拿個木板擋著些,小孩兒睡覺不老實,可別滾到火塘裏了。”

在他眼裏,這從天而降的舉人老爺和二奶奶好比菩薩顯靈,於是做夢都給程婉蘊與太子按了個仙身,一邊做夢一邊說出來:“二爺大神、二奶奶大仙,給您磕頭……”

程婉蘊與太子爺在一旁聽得哭笑不得,心裏又說不清什麽滋味,相攜回了樓上的屋子以後,都覺著躺下也睡不著,又一齊坐起身來,拿起厚厚的披風,端起火盆和椅子,兩人一起坐在臨空的回廊上相擁著看夜空繁星。

火盆放在腳邊,胤礽張開披風將自己與阿婉一起裹住,平頭百姓愛惜燈油,這時辰早已睡下,吊腳樓群陷入一片漆黑,在月色和星辰的微光下,隱約可辨高低錯落的輪空。望得更遠一些,江上還有零星的漁船在深夜打漁,孤燈隨著波濤搖曳,漸行漸遠。

“阿婉,我心裏很不是滋味。”胤礽默然良久才嘆道,“這地方離京城那麽近,可這裏的人也是勉勉強強才能活下來,今兒大柱子說,他長到這麽大,頭一回知道吃肉是什麽滋味。我問他平日裏都吃什麽,他說紅薯或是賣不掉的臭魚,或是筷子也站不住的稀粥,還是摻了糠的。”

程婉蘊也不知怎麽寬慰太子,他遲早要知道這天下的真相的,不如就趁此一把捅破了窗戶紙的好,所以她沉吟半晌,慢慢地說:“二爺,其實……這兒真還算好了,至少這裏的裏正是個有良心的人,知道憐惜孤寡,這裏依山傍水,還能靠著老天爺的恩賜過活,能吃上點魚蝦田螺,所以這家五個孩子,都沒有餓死的。但還有好些地方,不用遇到災年都會餓死人。”

她頭一回給他說起她在歙縣的見聞。

平時如何因地制宜開展扶貧,遇到災荒,程世福又是怎麽平抑谷價、賑災救濟。

“歙縣不算很窮的,但也有些村子掙紮在溫飽線上,我……我阿瑪任歙縣縣令後,便琢磨著有沒有什麽東西是歙縣有,旁的地方又沒有的,又找來老農過問歙縣的土地、地形適合種什麽糧食、不適合種什麽,還有蓄養牲畜也是精挑細選,由官府帶頭扶持,讓底下老百姓跟著幹,免費發些糧種、還給些貼補銀子。最後定下來鱖魚、歙茶、貢菊、花豬、徽墨五大特色產業。等縣裏五六年終於掙了些錢,官府也收得上稅了,我阿瑪便開始努力造橋修路,這樣歙縣的五大招牌才能行銷到外地,我……我阿瑪還造了官船,這樣縣裏官田裏的各色土產就能跟外頭換錢,官府賺了錢,又能給縣裏買耕牛、買種子,還能給下鄉教老百姓耕種、養殖技巧的官吏們發貼補銀子……”

這其實都是後世最基礎的扶貧政策,程婉蘊靠著父愛濾鏡、裝傻充愣裝天真才把程世福忽悠上了道,不是沒有風險的,但這也是基於程世福是個“女寶爸”,對她有無限的“我閨女從小聰明”的濾鏡,願意無條件相信她,她才敢說。但她其實也只是提了個點子和方向,前期調研、實踐與試錯都是程世福自個帶著師爺泡在田間地頭、山野中摸索出來的。

扶貧這事,也就開頭五六年是最難的,等成果出來了,後面就都是良性循環了。歙縣官府、鄉紳氏族和百姓是連在一起的,大夥的飯碗都緊密相連,那些貪腐的、想砸鍋的,往往都容易被激憤的民眾淹沒,大概只出過幾回不好的事,後來就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