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心·理學》(第3/4頁)

楊廷和先說了心學的弊端:你得非常有天分,那或者可能走通這條路。

但世間大多是糊塗蛋或者蠅營狗苟之輩,將來借心學這面旗幟大逞私欲才是最可能出現的局面。

最主要的是,大明開國以來百余年的官員、學子,絕大多數都是在程朱理學的框架下學習、研究學問、遵循禮法教誨的。

這些人,該是一個何等龐大的利益集團?

現在如果皇帝有提倡心學的信號,首先就是這些家學淵源的望族之中後輩們的出路,然後就是兩個學派相爭會帶來的危害。

朱厚熜不奇怪楊廷和的保守傾向,但詫異於他會在一開始就這樣激烈地反對,而且理由也很充分。

心學確實存在這個問題,明末心學占主流之後確實出現了這種局面。

但正好。

朱厚熜的目的本來就不是要用心學打壓理學,挖自己根基的事他是不會做的。

他導演這場戲,另有目的。對他來說,自然是憑超越他們的眼光各取所長,甚至最終由他提煉出什麽新的發展。

皇帝就不能“學問精深”嗎?

於是朱厚熜裝作細細思索了一番:“閣老所言有理。但朕正處於求學精進學問的階段,心學見解,朕還是想聽聽的。閣老倒不必憂慮朕會走入歧途,又或者借心學理學之爭做什麽。朕雖不敢說是閣老口中不世出之宿慧英才,但自認也並不愚笨。何況,朕身邊還有閣老教誨,您說是吧?”

楊廷和張了張嘴,一時不好反駁。

……你還真別說,你真有點宿慧英才的意思,我都在你手上栽幾輪了。

聽話裏的意思,還真準備繼續把自己留在內閣?

“……陛下想聽聽心學見解,陛下令臣說話直接點、簡單點,那臣就直說了。”他下定了決心說道,“臣鬥膽請陛下令臣也充任下月初二經筵講官。屆時,臣與王守仁各講經義。陛下若有心交相印證,臣與王守仁效仿先賢,再來一場理學心學之辯,如此陛下之惑自解!”

朱厚熜滿臉微笑:“閣老此言大善,那就這樣定了。下月初二,只講經,不講史,屆時朕洗耳恭聽!”

楊廷和達到了目的,可是謝恩離開東暖閣之時,看著皇帝由衷欣喜的表情卻又覺得不對勁。

很不對勁。

似乎……是自己踩入陷阱裏了的感覺。

表面“交心”了的君臣自然不會就此傻呵呵地相信對方說出口的話。

楊廷和揣摩皇帝的用意早已成為習慣。

他不是想不到皇帝希望借此牽扯他精力的用心,也仍舊疑心皇帝要擡起心學打壓理學鳩占鵲巢,然後用心學門人來推行新法。

聖旨已下,至少這一次的經筵,王守仁是必然會出現的。

楊廷和最務實的目的無非就是只讓他上這一次,在這一次上就徹底辯倒他。

只不過那個之前學問還漏洞頗多、最近才剛剛找到個所謂“致良知”之說縫縫補補的王守仁,難道還能在這早已決出勝負數百年的理學心學之爭中辯出什麽新意來,甚至辯贏自己?

楊廷和一百個不相信。

對自己的學問,他自有信心!

難道皇帝準備耍賴偏幫?

症狀從正德PTSD惡化為嘉靖PTSD的楊廷和帶著百般心事回到了文淵閣,而朱厚熜則繼續審閱著陸續呈交上來的在京朝參官們對殿試策問的答卷。

此時此刻,王守仁剛剛達到北京城外。

王瓊特地出城前來迎接他,雖然王瓊此刻身受諸多非議,雖然此刻還未散值,雖然王守仁進京的名義是敘功、有兵部和他本官所在的都察院遣人出城迎接一下就行。

但如今吏部尚書、兵部尚書、戶部尚書、工部尚書、都察院的一把手再加上袁宗臯,理論上來說都已經是一根繩上的螞蚱。

因為楊廷和想要一個更幹凈的朝堂,因為皇帝的一力死保,朝堂就這麽形成了一個涇渭分明的格局。

現在,攪亂這個格局的人正在陸續到來。

宸濠之亂敘功還沒開始,王瓊卻直接開口說道:“伯安,下月初二,楊介夫要和你在經筵上辯經義!”

王守仁只愣了片刻,然後就灑然笑道:“那就辯吧。”

“可有把握?”王瓊有點緊張。

“如何談得上有把握?盡力而為就是。”王守仁謙和地說道,“雖不敢言勝,也必不致輕易落敗。”

“伯安,如今朝堂之局勢,你恐怕是破局勝負手了!宸濠之亂敘功,事關勛臣武將及重設三大營一事,事關你我之功過,也事關諸多內廷舊臣之晚年了。不論如何,不能被他們從學問上尋找到你的破綻!我有所耳聞,毛紀等人私下議論,欲請奏陛下封賞你為勛臣!”

王守仁臉色微變。

一旦成為勛臣有了爵位,許多人眼中他就成了一介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