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今日嚴嵩全場最佳!(第2/3頁)

說完這段話之後,朱厚熜也有些憋悶。

楊慎此刻處境雖然危險,但他胸中一定是快意的。

而朱厚熜雖然明知在廣東釣出那些準備煽動民意的士紳富戶對百姓有點殘忍,但他縱然是皇帝,縱然那些人就是有逃稅違法的事實,他就是不能直接莽過去全滅了。

後果,是其他各省全都會起大亂子。

斷人錢財如同殺人父母,快刀斬不盡天下,叛亂一起,只會有更多其他省的百姓死於兵禍。

就算朱厚熜此時修了仙,而且境界已成能夠一念間斬遍全國,那又如何?

那意味著大明幾乎每一個有功名的讀書人、每一個官都該斬了,然後呢?

斬完就立刻開始天下大亂進入無政府狀態。

這是當下甚至數百年後都沒有辦法去平衡好的難題,這是灰色地帶之所以被博弈出來的籌碼:你靠自個兒治國?

私欲永恒,善良的天真最殘忍。

坐在這個位置上,他就是受著天下百姓的供養,但又暫時做不到、或者說永遠做不到保護好每一個百姓。

但至少要朝這個方向去做吧。

腦子裏閃過這些念頭時,嚴嵩已經開口提議了:“臣以為,且讓楊知府繼續做下去。”

楊廷和頓時有些失態地怒視著他。

嚴嵩卻不以為意,繼續對皇帝說道:“以楊知府性情,只要後面並非真立刻讓廣州府士紳追繳田賦及徭役攤派,那便頂多只是非常之時行非常之舉。黃參議乃廣東人士,可出面安撫,勸其多租官田,另捐些錢糧代民戶應役,如此即可先把此事平息下去,廣州民變也失了土壤。”

楊廷和的眼神復雜了起來。

“至於廣東今歲之加派,皇明記既已赴粵,不妨由皇明記代攬剩余貢品之采買。”嚴嵩又說道,“可令張巡撫、霍巡按加力督憲地方府縣在朝廷攤派之余還倍加索取、中飽私囊之貪腐事,盡早了卻廣東徭役之苦,也殺一儆百。若如此還有地方士紳富戶煽動鄉民,再懲治則不難。”

眾人都沉思起來。

楊慎一貫呆在翰林院,他是一個愣頭青,這種形象確實是可以利用的。

若目的只是為了治下百姓的夏糧、秋糧和今年田賦著想,那用力過猛甚至索捐也是可以理解的。

至於整個廣東,如果由皇明記這個皇帝與勛戚的利益共同體出面去采買剩余未完成的貢品,一來可以把皇明記的供貨渠道打通,二來不用花人力去采辦新品而是只買存貨,三來只有靠海謀利的當地大族會無比痛恨,四來皇明記的運作在廣東還能交一道稅。

這樣的話……確實很合適。

現在的情勢倒是很清晰:陛下與首輔齊心協力,陛下與勛戚齊心協力。皇明記只壓“供貨商”的價獲利的話,誰敢與陛下和全體勛戚作對?

至於廣東其他靠田地產出獲利的官紳大戶……只要不煽動民意鬧事就不會惹火燒身,大多都會明哲保身吧?

廣東若只是楊慎這個“愣頭青”惹出來的麻煩,那其他諸省大概也不會這樣便悍然舉事吧?

王瓊點著頭:“臣以為可以。”

“惟中此策大善。”

“高明!”

“……”

楊廷和心情復雜。

所以說歸根結底就是“以楊知府性情”幾字唄?我兒子是個憨憨唄?

沒錯,楊廷和自己現在都恨不得給他幾個大耳刮子。

“……陛下,老臣恐犬子未得朝廷旨意便已……”

朱厚熜笑著說道:“楊閣老勿憂,張孚敬、張恩等必已提醒過用修輕重。如若不然,以用修忠君報國之心切,恐不止體察民情、不做處置。”

楊廷和心梗:就是說如果沒人拉著,楊慎已經在廣州府開刀問斬了唄?

到底是誰攛掇的這憨憨!

“事不宜遲,陛下……”嚴嵩提醒了一下。

“九和,速擬旨意遞去廣東,著張孚敬宣張恩、黃佐、楊慎、魏彬聽旨。”他又強調了一遍,“是密旨!”

顧鼎臣趕緊聽命到一旁擬起旨意來。

楊廷和雖然還是非常擔心,但嚴嵩的這個建議確實是讓人心服口服的。

驟然聽到這樣的臨時狀況,他卻能聯想到皇明記的布置,從楊慎的性格形象入手去解題……

不管如何,這次是承了嚴嵩一個情。

朱厚熜感慨道:“一畝田,尋常年份產兩三石糧食,再加上其他產出,民田田賦雖算不上歷朝歷代最輕,但也本該讓百姓豐衣足食。朝廷要地方上貢一兩茶,地方巡撫、布政使、知府、知縣、胥吏,且不說是否貪墨,層層加耗一些便成了幾兩?幾層下去每層都加上那麽一點,百姓負擔便成了兩倍、三倍甚至更多。”

大佬們都不接茬,皇帝又在說這些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