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第4/6頁)

當世界大戰和災荒終於結束的時候,戰前擁有七百萬人口的奧地利,現有人口已經減少到了四百萬,工農業和交通運輸陷入崩潰,社會面貌跟德國相差無幾。而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的災情比奧地利稍弱,食品配給制度一直能夠維持,戰後恢復的狀況也更好一些,目前已經展開了各項重建工作。

從德國再往東,東歐和東南歐各國雖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戰場,但在第三次世界大戰之中卻沒有遭到太多破壞。盡管同樣遭受了全球異常低溫氣候的侵襲,但也能夠得到蘇聯政府的就近接濟。經過五年的恢復和建設,戰爭的痕跡已經被逐漸抹去,國民經濟各項指標基本都接近了戰前水平。

總的來說,東歐和東南歐各國的人口損失都在百分之二十以下,保加利亞甚至只死了不到五十萬人,遠遠低於全球平均水平。即使是遭受戰爭破壞最為嚴重的波蘭,如果不考慮戰後變更國界線,導致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人民重新變成蘇聯公民的話,也只有百分之十八的波蘭人在戰爭和災荒之中死亡。

但讓人感到困擾的是,盡管納粹德國已經覆滅,但因其而掀起的排斥猶太人風潮,在歐洲,尤其是東歐各國依然沒有完全消退,其中以波蘭的狀況最為嚴重。許多剛剛被釋放出納粹集中營的波蘭猶太人,又遭到了波蘭人的私刑拷打甚至殺害。由於民族矛盾實在難以調和,其中一部分波蘭猶太人選擇前往巴勒斯坦,到籌集之中的以色列國定居。另一些猶太人雖然也覺得在歐洲大陸實在待不下去,但又自認為難以適應中東沙漠的嚴酷氣候,希望能夠繼續在歐洲生活,於是就有了在大不列顛島上建立猶太人自由市的提議。

對於猶太人的上述提議,波蘭人表示非常支持,巴不得他們快走,但希望自己也能在大不列顛島上圈一塊地。而猶太復國主義組織在聞訊之後則強烈要求,千萬不要讓猶太人在大不列顛島上繼續跟波蘭人做鄰居。

北歐的丹麥、瑞典、挪威三國,同樣並非世界大戰的主戰場,死亡人數看似不算很多。但由於氣候酷寒,地廣人稀的緣故,即使僅僅只是在首都挨了一枚原子彈,對這些國家來說也已經是難以承受的毀滅性打擊。再接下來的全球異常低溫氣候,更是把這些高緯度國家一下子推進了嚴寒的地獄。挪威和瑞典北部由於被冰島火山灰遮蔽了天空,曾經整整六個月不曾見到一絲陽光。等到火山灰稍微消退,接下來又已經進入極夜了……根據目前的粗略統計,丹麥在世界大戰和全球異常低溫氣候之中,損失了大約一百五十萬人口,瑞典損失了兩百萬人,挪威則損失了一百八十萬人。已經被蘇聯重新收復的芬蘭,在戰爭和災荒之中則損失了一百二十萬人。冰島則是徹底成了無人區,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不可能有人類在這樣的地方活下來。

除了人口和經濟上的巨大損失之外,北歐各國的生態環境也在這兩個“無夏之年”當中遭到了嚴重破壞,相當多的動植物都在異常的嚴寒之中被凍死,預計需要相當漫長的時光,才能逐漸恢復過來。

最後,在這場偉大的戰爭之中,為了蘇維埃人民的獨立,自由,復興和尊嚴,為了全人類的革新和解放,為了敲響資本主義世界的最後喪鐘,我們偉大的蘇維埃祖國,也先後貢獻出了大約一千五百萬名英雄兒女的生命,並且付出了包括第二大城市列寧格勒在內的,四座本土城市被美國原子彈摧毀的慘痛代價。

關於更加詳細的具體損失狀況,之後還有一份專門的蘇聯國內戰爭損失報告,在此就略過不提了。

綜上所述,相較於戰前的時候,整個歐洲損失了大約三億人口,其中僅死亡數字就高達兩億以上。

二、西亞和北非

在第二、第三次世界大戰之中,西亞和北非同樣也是一個重要的戰場。雖然很多報刊和雜志津津樂道於“沙漠之狐”隆美爾在北非沙漠之中的各種奇謀妙計,以及意大利法西斯軍隊在非洲戰場上鬧出的一系列笑話。但實事求是地說,對西亞和北非的嚴重破壞,基本上是從第三次世界大戰開始的。

在小亞細亞半島,依靠紅軍的奮勇作戰和壓倒性的核打擊,俄羅斯軍人的戰旗終於插上了君士坦丁堡的城頭,實現了數百年以來的夢想。但作為戰爭的必然代價,隨著土耳其反動政權的徹底覆滅,一千多萬土耳其人也被隨之消滅,剩下土耳其人正在小亞細亞的群山之中,跟蘇聯紅軍和新生的庫爾德斯坦社會主義共和國進行漫長的遊擊戰爭。關於日後是將土耳其人全部從小亞細亞遷走,還是仿照美國人設置印第安人保留區的前例,給他們在安卡拉地區劃出一塊保留地,克裏姆林宮還在跟庫爾德領導人進行商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