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4/13頁)

這件事對於呂潘來說無疑是一塊大肥肉,他簡直在夢裏都聞到了肉香。男人在骨子裏都是想幹大事的,你以為他真的對藥物奶罩感興趣?無非是一個銅板難倒英雄漢的佐證。呂潘在最短的時間內,通過自己七拐八彎的關系,搭上了地礦局局長和地礦研究所所長,連夜商談合作事宜,同時把消息捅給媒體,這就有了後來工商、銀行、稅務等重要部門的聯席會議。會議開了整整三天,最後決定前期無息貸款四百萬元,作為海泡石的開發和進一步詳勘的費用,在此同時,以最快的速度審批了由五家單位以參股形式聯合成立的海泡石開發責任有限公司,呂潘任總經理。

公司的投資目標和遠景顯而易見,就是開發海泡石深加工產品,實在達不到要求就原礦出口。

八十年代中期,中國的改革開放之路還深陷在成人童話的泥濘裏,任何一個出人意料的說法都可能成為金科玉律,讓人們看到的是鋪天蓋地的商機和滾滾而來的金錢,以為時代的幸運業已降臨到自己頭上,他們唯一擔心的是錢掙得太多可怎麽花得出去?!

海泡石的神話經過不同角度的述說,儼然已成為一個當代城市版的科科西裏金礦,只需拿著空口袋背金就萬事大吉。在它詳勘的那段時間,呂潘和他的公司每天要接待兩個以上的外國代表團;每周都要開新聞發布會,報告海泡石詳勘近況;各路資金以飛蛾撲火一般的態勢向呂潘湧來,為的是分一杯羹,呂潘一下子成為萬人矚目的人物,哪怕是跟他僅有過一面之交的人,或者完全不認識他的人,都會把他的名字掛在嘴邊,以壯神威。

那些令人睜著眼睛都能飄飄然的日子,是呂潘至今難以忘懷的。

然而,半年之後,答應三個月內拿出深加工產品的地礦部門遲遲不能交貨,還沒有徹底昏了頭的呂潘突然被一個最簡單的問題警醒:什麽是海泡石?

時至今日,這個耳熟能詳的詞匯還僅僅是一個詞匯,他根本就沒有見過。他被這個問題驚出了一身冷汗,海泡石詳勘的費用如同肉送進了攪肉機,以最快的速度把金錢變成粉末,而無息貸款僅僅是前期,後面大量的資金是高利貸,那麽一旦海泡石成為鏡中花、水中月,他豈不是只有自殺謝世這一條路?!

商海,從來就不是溫馨的搖籃,母親的懷抱,或者孕育藝術家成長的藍色的多瑙河,她是一個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的青樓名妓,嬌美動人而又薄情寡義,即便是你千金散盡萬劫不復甚至含笑九泉,她也仍是皓齒明眸,琵琶猶抱。

第二天一早,呂潘沒有驚動任何人,便坐上了第一班開往北京的飛機。

他找到北京地礦部,證實海泡石的確是一種稀有礦,的確有獨特的吸附作用和工業價值,但當他提出來要一睹海泡石的芳容時,才知道北京地礦博物館也沒有海泡石的標本,只能派人到日本才可見到原礦。

種種信息令呂潘感覺到這才是噩夢的開始,回到湖南之後,他表面上依舊春風得意,私下裏卻秘密找來最初捅給他信息的哥們兒,在他的威逼下,哥們兒不得不說出事情的真相。他原不是要害呂潘的,但確實沒想到在海泡石詳勘的過程中,發現在國內含海泡石的黏土裏面的海泡石含量極低,加上分離工藝不成熟,泥巴變金子的神話早已不攻自破,退一萬步說,即便是用重金能夠使分離工藝成功,這樣高成本的海泡石又有誰用得起呢?

然而,社會上已經把海泡石吹得神乎其神,個別知道實情的人便不知不覺成為贊美皇帝新衣的人,戳穿謎底這件事就不好玩了,反正無端端地有錢來好過無人問津的清冷局面,渾水才好摸魚,其間總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獲。

大夢初醒的呂潘首先是嚴密封鎖了這個消息,他真不愧是諸多偉人的同鄉,有著非凡的膽略和處變不驚的素質。不久,江湖上盛傳財源滾滾的呂潘突然被診斷為鼻咽癌,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只好把炙手可熱的公司拱手轉賣給了他人。此後,這個風雲人物便在湖南的地界上神秘消失了,沒有人知道他到底去了哪裏。

從巔峰到谷底的經歷並沒有讓呂潘猶豫不前,反而使他懂得了腳踏實地的真正含義,金錢之所以有銅臭氣,是因為它在臭汗中泡過,經歷過無數肮臟的交易,那種搖身一變,黃金萬兩的情景,只可能出現在故事和話本裏,在現實生活中是絕跡的。

九十年代初期,南方城市的有些家庭開始有了空調,隱姓埋名的呂潘敏感地意識到這個市場會做大,他開始涉足這個領域。當時的國產空調的普遍問題是質量差,於是他一出手就是做進口空調。他在廣州組織貨源,然後開準運證運回內地,可以說是歷盡艱辛,備受冷遇,但他仍舊收起全部的鋒芒,身子比別人伏得還要低。在有限的時間裏,他一張準運證搶運兩次貨,有時以過關塞錢的方式無證偷運,這一切他都得長途跋涉,親歷親為,甚至比貨車司機還多一重壓力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