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第15/23頁)

注222 李香蘭,原名山口淑子。1920年出生於日本一個漢學世家。因父親任職於“滿鐵公司”,所以她出生在沈陽。李際春與她父親是同學,她13歲認李際春為養父,李為她取中國名字為李香蘭。李14歲前往北京讀書,1937年被由“滿鐵公司”出資的電影公司“滿映”聘為專職演員,主演《蜜月快車》而一炮走紅。1945年日軍戰敗,她被軍事法庭以“漢奸罪嫌疑”審訊,因公布自己日本人身份而幸免。1946年被釋放回國。1974年當上參議院參議員,曾以此身份再度訪問過北京。1992年從參議員任上退休。

注223 這裏指的是李濱的大伯父李際春與張璧1931年受日本人土肥原賢二指使,在天津收買當地地痞流氓,半夜攻打天津市政府,搞“天津便衣隊暴動”一事,從此李際春成為著名的大漢奸。詳見關於張璧的注釋。

注224 據《李德倫傳》,李濱的二伯即“李二大人”當時仗著其兄的地位橫行鄉裏,開設賭場、窩藏土匪、抽大煙。解放後被抓捕,後獲保外就醫,最後死在清真寺中。他的兒子即李濱說的“四哥”李德儀,在《李德倫傳》中的說法是被日本人弄死的。該傳還提到:“在李家三兄弟的後代中,只有李榮春不注意對子女的教育,所以他的子女下場都不好。”

注225 全稱為“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簡稱“民先”。是“一二·九”運動後由平津學生組成的抗日組織。1936年2月1日在北京師範大學正式宣告成立,2月26日發表《民族解放先鋒隊宣言》。

注226 照片中的毓祥,就是李濱的父親李育庠。毓祥很像是滿洲人的名字,很可能就是李育庠在前清時的名字,清亡之後改成李育庠,為漢名。

注227 大中銀行,私營商業銀行。1919年3月成立,總部設在重慶。後幾次改組。大中銀行在北京、天津、徐州設三個分行。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清理停業。

注228 安福胡同位於西城區東南部,與絨線胡同平行。1918年皖系政客徐樹錚、王揖唐等在此成立俱樂部,進行政治活動,控制國會,因此得名“安福系”。

注229 關於李濱之父抽大煙的情況,詳見下面蕭成的口述。

注230 李濱的母親名鐵桂蘭,後改名鐵敬歐,生於1898年。其父做販馬生意而非販驢。

注231 李濱這裏提到的六姐即蕭成,詳見蕭成口述。

注232 犧盟會全名為“犧牲救國同盟會”,是從1936年到抗戰初期山西成立的地方性群眾團體,總綱領是“不分黨派、不分男女、不分職業,只要不願做亡國奴的人們,一齊動員起來,積極參加一切救亡運動”。總會長為閻錫山,在山西各縣都設有分會。1939年12月閻錫山發動“山西十二月事變”後解散。

注233 李家7個子女,男孩中李德倫按大排行行五,李濱還有一個最小的弟弟李德儉。女孩中,李濱的大姐名李菊同,後改名黎穎。其次是李菊坪,即李南之母,到上海後取藝名為黎頻。再次是李菊岺,後改名蕭成,即李濱所稱的“不受待見的六姐”。最後即李濱,李濱下面,是十妹李津。按:黎穎逃婚後到山西,在“犧盟會”工作,“文化大革命”前任山西省婦聯主席。有《青春紀事——一個女戰士的往事憶述》(山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和一些回憶錄出版。

注234 張承先1935年入清華大學學習,後參加“一二·九”運動。解放後擔任過河北省委書記等職。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因任北京大學工作組組長而遭沖擊。“文化大革命”後復出,曾任教育部副部長。

注235 李德倫的經名是阿蔔杜拉·阿奇。

注236 據《李德倫傳》,1929年這次李家到哈爾濱去投奔李宏春的小舅子,是為了在那邊尋找工作,但無功而返。李德倫唯一的這位舅父名鐵雙恒,字松巖,清末年僅13歲時就被選派到哈爾濱商務學校學習,接受的是完全俄式的教育,李家去哈爾濱時,他在中東鐵路局任稽核局局長。

注237 哈爾濱的秋林公司創建於1900年,先後由沙俄資本家、英國匯豐銀行、日本商人和蘇聯政府經營。1953年10月有償移交我國。

注238 中原公司位於王府井大街,是天津中原總公司的分公司,開業於民國十六年(1927年),當時號稱“是貨皆備,定價劃一,為北平第一大商場”,見《北平旅行指南》重排本,326頁。

注239 新新大戲院是1937年由著名京劇演員馬連良等15人籌資修建的。1950年改為首都影院,是第一家國家級電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