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民族的精神團結是總體戰的基礎(第7/8頁)

維護民族的強大精神力量,是不可能通過機械方法達到的,而是要充滿情感地去塑造。我們無需要求士兵隨身攜帶歌德的《浮士德》[8],但是我們一定要讓士兵們熟知席勒[9]對自由的熾熱追求的詩歌,因為它能激發和鞏固士兵們的英雄氣概。

在世界大戰中,我們缺少一個蒂爾陶依斯[10],而我們所謂的“自由歌曲”卻是猶太人的“向上帝祈求正義”或是《守衛萊茵河》一歌中的“願祖國升平”的詩句,在當時,德國人民的生活和家園正處於危難之際,德國人民正在為民族生存而奮鬥。當時,政府對“精神動員”以及它對德國的民族精神和每個德國人的精神的作用一無所知。

在這些領域,總體政治不但是戰時政治,而且是民族政治。為了保證這種民族政治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政府應該在平時就創造一個可以根據民族宗教意識塑造生活的基礎,而不是到了戰爭爆發時才著手做這件事情。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確保防範“不滿分子”活動的各項措施和維持精神團結的努力獲得成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以一個團結的民族去阻止“不滿分子”的破壞活動和流言蜚語。

一個成熟的民族要求它的政府講真話,不但要把平時情況,而且特別要把戰時情況公布出來,否則“不滿分子”和造謠惑眾者會趁機肆意行動。但是一個成熟的民族也深知,政府不可能保證每時每刻都向公眾公布真實消息,因為敵人往往會從公布的真實消息中獲得重要情報,使戰爭無法繼續進行。所以,新聞報刊和官方公告都要經過特殊處理。

如果總體政治對此絲毫不以為然的話,那麽會釀成大錯。不過,事情的最後結局肯定是政府當局會將事實真相告訴民眾。德國政府因為沒將1914年9月9日在馬恩河戰役失利及其作戰造成的影響如實通告人民,結果得到慘痛的教訓。

戰前和戰時的經濟狀況極有可能會成為民眾出現不滿情緒的深刻根源,它甚至還會對民族團結造成巨大的威脅。但是,事實已經證明,經濟狀況並不是首要的問題,而是社會民主黨借助他們的理論最終造成了民族團結的分裂。

雖然一個自覺堅持總體戰、團結一致的民族能夠忍受物資匱乏、食不果腹之苦(大部分德國人在世界大戰時正是這樣做的),但是我們也知道,經濟狀況的困難都會成為“不滿分子”的手段,他們會破壞進行中的戰爭,阻礙我們獲得勝利,損害民族團結和抵抗意志。

隨著經濟狀況的每況愈下,一些喪盡天良的人,其中有些是富有的德國人,極力壓榨窮人,從而造成經濟供給出現問題,對此,我們將在下一章進行論述。這裏只簡要地提一下它與民族團結有關的部分。

只有在民族團結產生民族特有的宗教意識至上的民族生活觀時,我們才能借助改善經濟狀況來實現民族團結的目標。此外,這種民族宗教意識還包含道德自由,關心勞動群眾,以及對發展壯大、能征善戰的民族的整體利益的尊重。

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沒有涉及民族團結在戰爭中的必要性。近百年來,人民群眾備受重視,由沙恩霍斯特倡導、博因繼承的普遍義務兵役制,讓人民群眾的作用更加受到重視。

普遍義務兵役制將人民和政府這兩個長期以來各過各的因素再度聯系在一起,並讓政府在戰爭危急時刻想到了人民群眾的力量。在這裏,人們不再是只繳納稅金和“俯首聽命”的角色,而是成為保家衛國和支持政府的重要角色。

認為人民群眾只能俯首聽命的觀點由來已久。比如,在我軍鋼盔的雕像上還有這樣一句話:“保佑國王和祖國。”這句話將戰爭當成政府和軍隊的事情,而將人民群眾排除在戰爭之外,所以,人民群眾的潛力沒有得到充分的挖掘。

今天,在總體戰中,“人民”這個詞及這個實體,已經得到廣泛的重視並帶到戰爭第一線。而民族精神不管是在平時還是在戰爭危急時刻,對於維護民族生存的價值已經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固然,在總體戰中,雖然保家衛國和維護民族生存是密不可分的整體,但是在總體戰中,作戰的是人民而不是國家。

人民中的每個成員都要傾盡其全部力量,為作戰前線或者後方提供支持。想要讓民眾這樣做,就只能將“戰爭是為了維護民族生存”這句話作為毋庸置疑的事實,而不能只是口頭禪而已。

在總體戰中,人民群眾是核心,政府與軍界務必考慮人民群眾這一要素,總體政治要為總體戰提供人民的力量,並服務於維護民族生存。

只有尊重種族的和精神的法規,才能夠把民族、作戰和政治凝聚為一個強大的統一體,作為維護民族生存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