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首龜年識古津(第14/17頁)

我還說這戲園子,在前門大街東邊西邊的街道,東邊有華樂戲園,有廣和茶樓。華樂戲園原來叫天樂戲園,後來叫華樂戲園、華樂茶園。專有人研究這個,對這個都知道。

前門大街是南北方向的大街,跟它橫著,東邊是三裏河,西邊是柳樹井大街,構成一個十字路口,以這兩條街為界,街北是大園子,街南到了天橋。天橋有好多搭席棚的戲園子,也叫什麽什麽茶園。我小時候五六歲吧,有個老木匠住在我們家,他有時帶著我上天橋聽戲去。最出名的一個戲園子,叫歌舞台,是一個大席棚,有那些在北邊不出名的,或者老了,或者小孩,沒地方唱的,就在那兒唱,掙倆錢也照樣買窩頭啊。有個崔靈芝注112,是出名的梆子旦角兒,老了之後就跑那兒唱去了。還有的演員有不端行為,梨園裏不要這角兒了,也上那兒唱去。北邊很瞧不起南邊的。南邊的演員要拜北邊的為師人都不要,瞧不起呀,但是有的也收了,收了就很出名。比如打鼓的有一個最出名的叫白登雲,注113十六七歲就在街南的歌舞台那兒打鼓,後來好容易拜到鮑桂山,這才算有了出路。

後來騾馬市大街有了一個園子,叫文明茶園,譚鑫培、梅蘭芳都在那兒唱過。那兒現在變成飯館了,叫豐澤園。民初楊小樓跟姚家的姚佩秋他們又蓋了個大的,叫第一舞台注114,他們有錢呀,第一舞台很大。後來燒了,燒了又蓋起來,後來還是燒了,現在就變成了一個商場。另外民國初年,在友誼醫院北邊,斜對著,有一個新明戲院,這時候新的戲院就出來了,這是20世紀一十年代。在東華門這邊,略後有個真光電影院注115,也能演戲,梅蘭芳他們就在那兒唱戲給外國人看。新戲院出來之後,西單那邊的奉天會館就變成哈爾飛大戲院了,就是後來的西單劇場,現在也都拆光了。1922年的時候,在南邊蓋了一個開明戲院,現在是什麽電影院,今天也拆了。到很晚了,到20世紀30年代又出了長安戲院、新新戲園,在長安街,今天都沒了。

我這就說到戲園子裏邊的構造了。所謂的茶樓茶園,都有一定的結構,比如這中和園,它在糧食店裏邊,糧食店不是南北的街嘛,它是路西的園子,緊挨著賣醬菜的六必居,這兒有一個大車門,平常就開著的,有個大院子,是喝茶的地方,有架子、天棚什麽的,掛著牌兒,寫著茶葉的名字,有雨前,有毛尖。進去就是劇場,台是坐東朝西,在外邊看不見台,只能聽見聲音,上去有樓,樓上可以喝茶,後來樓上就變成聽戲的了,樓底下也變成聽戲的了。原來是些個大的長條案,兩邊擺凳子,大長板凳,一條兩條三條四條五條,兩邊對著,戲台在這兒,這邊坐人,這邊也可以坐人,我那時候說笑話,說聽戲得聽兩天,台在這兒,聽一下午,脖子轉不過來,第二天還得再瞧一天,才能轉回來。後來這不行了,才變成橫排的了。聽戲的後邊是後台,有賬房,有用茶的,廁所什麽的都在這邊,全極了。那時候上邊唱戲,底下可以講買賣,可以說事情,可以喝茶,所以叫茶園,後來唱戲唱得好了,專門就跑來聽戲來,茶倒成了副業了。這事是這麽轉過來的。

那時候不許女人聽戲,後來才慢慢開放了,像開明啊,吉祥啊,三慶啊,才慢慢賣女座了,像三慶園,一開始男女不得混坐,這是樓一圈三面不是?女座就在樓上,這兩邊賣女座,隔著隔板這邊賣男座,底下都賣男座。這邊上樓梯有個小門,門都關著,等到散戲的時候,男座都走了,這才開門放女的下來,有的男女一塊兒去的,男的就在外頭等著。怕鬧事呀,都是這樣。廣和樓一直不賣女座。我印象特別深的是開明戲院,因為我是看著它蓋起來的,比如這是戲台吧,它分三組座,一共二十多排,排的是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四六二十四排,今兒買票要是買的藏字號就是最後一排了。這兩組是男的,這組是女的,還分著坐。後來我十來歲,男女平等了,就合坐了,底下反感極了,說怎麽他那夫人跟旁邊另外一個人坐在一塊兒,很不方便。後來坐慣了也就無所謂了。那是20世紀20年代,1924年前後。這觀念變過來挺不容易的,費了很大事。

戲園當年凈鬧事呀,凈打架呀,比如這是戲台,最後的座位往往比前邊高一點兒,就在那兒擺一張桌子,叫彈壓席,旁邊也可以賣座。有一個頭兒拿個大令,這邊一隊大概是7個人,前邊擱兩個軍棍,如果有兵在那兒鬧事,就拉出去打去。我知道懲罰過。我沒見過。就知道誰說坐大令那兒了,就是坐最後了。另外過去戲園專有賣茶的,賣瓜子的,還有打手巾把的,抽煙的,給你點上煙,後來的新明、開明,就不讓在台底下賣了,你要買什麽到外頭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