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第19/23頁)

注288 馬甸是北京市僅次於牛街的第二大回民聚居區。馬甸原名馬店,曾是京城通往清河、沙河、昌平、十三陵的必經之路。自清代起,逐漸形成以經營馬、牛、駝、羊為主的回民聚居地。此地回民以陜西籍者為多,人口最多的是馬、丁、劉、海四大姓。販羊業逐漸占主導地位,清道光年間達到最盛,有13家羊店,對京城羊肉業影響頗大,有“馬甸無羊市無肉”之說。1954年馬甸地區的販馬、羊行業基本結束。1993年對該地區進行改造。滿先生提到的就是這次改造對他家墳地的影響。據1995年統計,該處有回民500多戶。(《北京市海澱區志·第16編·民族宗教僑務》,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404頁)

注289 前清光緒之末,京師設民政部,並於內外城各設巡警總廳,於是始劃內外城為二十區,皇城內二區亦在其中……十八年,公安局裁節經費,將內外城二十區,合並為十一區,內城六區,外城五區。(陳宗蕃:《燕都叢考》,北京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一章“沿革”,6—9頁)前門區屬外二:前門大街以西,西珠市口以北,宣武門大街以東,為外二區。宣武區屬外五:東西珠市口以南,東至天壇東外墻,西至黑窯廠、陶然亭,為外五區。

注290 天橋“大森裏”是民國年間的高級風月場所,由北洋軍閥張勛和張宗昌出資興建,主要接待軍政要人和財閥。雖只有兩棟小樓,出入的卻都是權貴名流。據《燕京雜記》,民國時期先後在“大森裏”掌勺做過大廚的有不少是前任禦廚,菜式極盡奢華。在“大森裏”吃花酒往往要提前半個月預訂。

注291 同和軒、兩益軒與同益軒在清末民初並稱為北京的“清真三大軒”,而尤以前兩個最為著名。當時北京的清真菜分東、西兩大流派,同和軒為東派的代表,以北方鄉土風味為主,味濃厚重。兩益軒與前面李濱口述中多次提到的西來順為西派代表,吸收南方菜系特點。又,同和軒與兩益軒都位於李鐵拐斜街。

注292 關於西來順和禇祥,參見本書李濱口述。

注293 陳宗蕃《燕都叢考》:“西交民巷:戶部銀行即設於是,嗣改為大清銀行。民國元年又改為中國銀行。其後大陸、金城、中國實業各銀行,均先後設立於此。”226頁。金城銀行是一家私營商業銀行,1917年創辦於天津,與大陸銀行、鹽業銀行、中南銀行並稱為當時中國北方的四大私營銀行,而金城居首。

注294 黃詠霓(1905—1986) ,藝名雪艷琴,女,回族,濟南人。中國京劇第一代女伶。8歲時從師靳國瑞學青衣花旦,後拜張采林為師。1925年後常搭崇雅社、慶麟社、奎德社坤班演出。建國後入中國京劇院。1960年後調中國戲曲學校(後改為中國戲曲學院)任教師、藝術顧問。

注295 “雲裏飛”是天橋“八大怪”之一,名白寶山。其父白慶林,藝名“老雲裏飛”,從清末就在天橋設專場演出。侯寶林、郭全寶學唱的京劇很多就是在“雲裏飛”那裏打的基礎。

注296 小蘑菇,即常寶昆(1922—1951),相聲名宿常連安長子。1951年赴抗美援朝戰場慰問演出時犧牲,年僅29歲,死後被追認為烈士。

注297 王世仁主編:《宣南鴻雪圖志》,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7年版,36—37頁。

注298 档案號05-0277-032。

注299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善本部藏抄本八冊一函。按:該套文件共兩份,另外還有一份為《六城寺廟清冊》,二書均未注明刊本出處和發行時間,根據內容推測,前者(即八城)應該刊行於乾隆三十年(1765年)前後,而後者(即六城)是雍正朝作品。該清冊對於每城佛寺與道觀的坐落位置、住持姓名、是否官修,都有具體登記。對有些廟宇被定為官修的時間和官府給予的銀兩也有注明。

注300 虛雲與太虛、弘一三位法師一道,被並稱為近代佛教的三大高僧。按,1959年11月胡適在台灣大學做了一個演講,提到根據他對地方志的考證,發現其中並無虛雲父親在當地做官的記錄,虛雲所謂120歲的年齡與事實不符,從而證實《虛雲和尚年譜》的初版史實有誤。並因此在佛教界引起軒然大波。詳見陳進國:《胡適與〈虛雲和尚年譜〉的一段公案:以〈辟胡說集〉為討論中心》,載《台灣宗教學會通訊》第7期。

注301 報房胡同位於東城區西南部,東起東四南大街,西至王府井大街,在明朝時稱為豹房胡同。胡同裏曾有一座法華寺,1860年,恭親王曾在此處與英國人談判;戊戌變法前夕譚嗣同曾去法華寺找過袁世凱。但與聖安師這裏所說三官廟究竟是何關系,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