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運動以及內戰政治(第5/11頁)

1947年7月,據估計北平當年的大學畢業生將有三分之二找不到工作——雖然工科學生比文科或法科學生狀況要好一些。一年之後,交通大學800名工程技術類畢業生中,只有少數人仍對找到工作抱有希望。以前,國家資源委員會吸收了很多交大畢業生。隨著共產黨控制了東北和華北的大部分區域,委員會在1948年夏幾乎沒什麽工作缺口。[70]直接由戰爭造成的生計艱難就這樣變成了個人問題,這讓貫穿於學生抗戰運動始終的“反饑餓”主題具備了現實性。戰爭產生的經濟動蕩必定對學生的反戰抗議有很大的助推力。[71]

然而同樣重要的,是政府試圖控制學生所采用的方法。我們已經追溯了這些方法造成的學生的逐漸疏離。“學生被共產黨操控”的設想以及在此基礎上擬定的政策,明顯地與現實有出入,由此制造出來的問題令政府左支右絀。在這方面最事關重要的不是為了躲避逮捕而逃到共產黨轄區的人,因為他們的人數相對較少。更重要的是政府把所有學生活躍分子都無差別地當成共產黨嫌疑犯,因而引起了廣泛的不滿。就像我們過後會見到的,這不一定會使得學生在總體上親共,但是它激化了他們對政府的反對。

總的來說,學生分辨不出他們中間的共產黨特務,因為特務不敢表現得太出格,至多像一般學生活躍分子那樣。但是不論是誰,都因為反映了學生階層的普遍情緒,而被一律威脅、毆打和逮捕。政府喊“狼來了”次數太多被學生不齒,後者不時幫助黑名單上的學生領袖逃逸而不過問他們究竟是不是共黨分子。這沒什麽好奇怪的。因此政府在與學生打交道時犯下的致命錯誤之一是相信只要把他們當中的共產黨煽動者除去,學生的抗議運動就能得到平息。[72]

政府“平息”學生騷動的努力的失敗是因為它拒不承認關於學生抗議運動的一些事實:學生抗議運動是自發的;讓學生變得激進的是內戰本身和政府的壓制對策;在運動中最活躍的學生,與國民黨的青年工作者不一樣,是真正的學生領袖(他們的表率作用體現在行動主義和智能方面),代表了普遍的對戰爭的厭惡和對國民黨的不滿。

學生的政治態度

雖然學生和政府之間的鴻溝加深,除了一些表面的現象,學生並沒有顯示出對哪一個政黨更為青睞。比如,從學生運動的措辭中就看不出學生對中國共產黨的態度。這個被禁話題文獻資料的缺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要試圖估計共產黨事實上在學生中擁有多少支持以及學生與政府的對抗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他們政治上改投共產黨的意願,這個問題就變得至為重要。毛澤東畢竟在1947年5月示威的幾個月後提到中國共產黨已經“在國民黨統治區,在國民黨控制的大城市,也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73]。這是相當準確的評價還是抑或毛不以為意地用了一點修辭?各類報告各執一詞,表明這個問題甚至對當時的外國觀察者來說也是一個難題。[74]

然而,1948年進行的兩次的學生民意調查,呈現了驚人相似的結論。這兩份調查中,一份於12月13日上海大學完成,參加調查的有約1000名學生和教師。沒有材料表明這些受調查者是如何選出來的以及進行調查的是些什麽人。調查結果發表在一份國民黨報紙《東南日報》上。對於國共爭端的問題,大家的反應是:15.9%的人贊成把反共戰爭進行到底,72%的人贊成成立聯合政府,8.4%的人認為中國應該分治,3.7%贊成共產黨一黨專政。[75]

另一個更加系統的、對在美中國留學生實行的民意調查,顯示了相似的結果。該調查由北美中國學生基督教聯合會發起,在1948年3月和4月進行。調查者向當時在美國不同大學的中國學生發出了2300份問卷,收回問卷714份。在寄回問卷的學生中,48%在1947年秋或以後來到美國,33%在1944到1947年間抵美。他們對問卷中8個問題中的5個的回答如下所示:[76]

問題1:你認為中國的土地制度應該做何改變?

參與調查者的百分比(%)
沒有回答2.4
耕作者所有33.0
成立合作農場46.5
成立集體農場9.8
沒有變化6.6
其他2.1

問題2:什麽是實現中國工業化的最佳途徑?

參與調查者的百分比(%)
沒有回答1.4
輕重工業以及公用事業國有化6.8
重工業和公用事業國有化51.5
輕重工業以及公用事業的私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