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後記(第3/5頁)

敘事的高度藝術化乃至風格化的結果,如我們前面已經約略提到的,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導致讀者對於小說是如何講述的興趣蓋過了小說講述的是什麽,對於“怎麽講”的關注超過“講什麽”本是所謂“現代小說”的主要追求之一,具體到《只愛陌生人》(以及《水泥花園》等幾部高度風格化的小說),如果深究下去,大約還有如下兩個目的:其一,使小說的意義超出了對這兩對男女之間具體的變態性欲故事的描述,迫使讀者將其放在具有普遍意義的男女關系的大背景下進行觀照,以這個具體案例來探討男權與女權、權力與欲望等重大課題。再有可能就是因為題材本身的“不潔”——以優雅幹凈的文字講述“變態”、“不潔”的故事已經成了麥克尤恩的招牌,“只此一家,別無分店”。

同復雜的敘事相映成趣的是小說中對“時間”和“空間”非同一般的處理方式。《只愛陌生人》中的“時間”同樣集“特別”與“一般”於一身,一方面,故事給人的感覺就發生在當下(大麻煙啦,瑜伽啦等等),可另一方面又使人隱隱覺得像是在看一個寓言,無始無終。兩對主要角色與時間的關系更是意味深長:科林和瑪麗就像是乘坐時間機器穿越而來一樣,我們在他們身上看不到絲毫過去的影子——雖然我們明明知道瑪麗離過婚,有兩個孩子,科林曾想從事演藝事業,而且他們倆在一起已經七年了,但所有這些跟他們當下的行為幾乎沒有絲毫有機的關聯。他們來到這個貌似威尼斯的旅遊勝地本來應該是度假的,可是兩個人既不去觀光又不去購物,整天窩在一家毫無特色的旅館裏仿佛就要天長地久地這麽待下去,只有在餓得不行的情況下才被迫踏上荒涼的街道去找吃的。(小說引自切薩雷·帕韋斯的第二段題詞意味深長。)而羅伯特與卡羅琳與時間的關系則正好相反,兩人背負著過去沉重的負擔,作者所以不惜篇幅,分別讓這兩個人以直接引語的形式將自己的過去詳盡地道出。羅伯特那個家庭博物館就正是對於過去和歷史的永志不忘,可以說沒有過去就沒有這兩個人的現在。科林和瑪麗受到羅伯特和卡羅琳的誘惑,一步步陷入他們的陷阱以至於科林終遭慘死厄運的過程,是否可以解讀為:一心想擺脫歷史與時間的努力終於還是被歷史和時間所吞噬,由此而揭示出人面對自己的生存境況的莫可奈何。

小說中的“空間”比“時間”還要有趣。一方面,故事的發生地明顯就是威尼斯,可是作者又從來不肯挑明。除了種種對這個城市的描述讓稍具常識的讀者都認定這是威尼斯以外,作者還特意埋下伏筆,留待有心的讀者去進一步索解。淺顯一些的伏筆例如對瑪麗和科林待過的那個“巨大的楔形廣場”的描寫(這明顯就是著名的聖馬可廣場),當時兩人饑渴困乏到極點,在這種精神狀態下,周圍的環境遂呈現出夢魘般既切近又荒誕的感覺,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科林跟在瑪麗後面注意到一個嬰兒與大教堂那匪夷所思的滑稽並置,第三人稱的那個敘事者更是引用了“曾有人”對教堂圓頂的描述:“說那拱形的頂端,仿佛在狂喜中碎裂成為大理石的泡沫,並將自己遠遠地拋向碧藍的蒼穹,電光石火、天女散花般噴射而出又凝固成型,仿佛滔天巨浪瞬間被冰封雪蓋,永不再落下。”這個人就是羅斯金,這段引文正是羅斯金在其名著《威尼斯的石頭》中對於聖馬可教堂的描述。僅憑這一點,威尼斯的定位似乎就已經確認無疑了,可為什麽作者寧肯曲裏拐彎地去暗示,卻又“抵死”都不肯戳破這層窗戶紙呢?主要的意圖恐怕還是將小說從特定的地點抽離出來,使其具有更廣泛的意義:這段離奇、變態的故事並非只發生在威尼斯,而是可能發生在任何陌生的所在,發生在任何一個陌生人身上。還有,時至今日,有關威尼斯的文學描寫早已是汗牛充棟,層層累積之後的結果,人們對於這個城市已經形成了一種固定觀念,而麥克尤恩采用這種既暗示又避免明確命名的策略,則既可以引起讀者無數的文學聯想,而又避免了僵硬的程式化定位。

事實上,《只愛陌生人》是一個跟眾多經典文本具有高度互文性的“後現代”文本。除了上述對羅斯金半遮半掩的援引以外,批評家們至少已經點出了這個文本與E·M·福斯特《看得見風景的房間》、亨利·詹姆斯《阿斯彭手稿》以及達芙妮·杜穆裏埃甚至哈羅德·品特等眾多作品的“互文”關系,具體的表現或是“正引”,或是戲仿,或是反其道行之,不一而足。在《只愛陌生人》與之形成有意味的“互文”的所有經典文本中,關聯性最強又最意味深長的則當屬托馬斯·曼的著名中篇《死於威尼斯》——這部作品的篇名幾乎可以用作《只愛陌生人》的副標題,反之也完全成立。兩部作品處理的都是“死亡”與男同性戀欲望的主題,兩部作品均以男性之美(一種屬於少年的陰柔的男性美,而非陽剛之美)作為美的理想和欲望的對象,追逐這種美的也都是年老以及相對年長的阿申巴赫和羅伯特,追逐的結果也都以死亡告終。不同之處在於死亡的對象正好相反,在《死於威尼斯》中是美的追求者甘願為理想之美殞身,而在《只愛陌生人》中則是美的追求者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最終將美的對象摧殘致死——《死於威尼斯》是對美的頂禮膜拜,而《只愛陌生人》則是對美的摧殘迫害。不同的還有敘事的角度:前者的有限全知視角限定於美的追求者阿申巴赫,而後者則正好相反——正如我們上文所說,敘事角度的不同又會直接導致讀者對於小說人物接受態度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