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經濟與總體戰(第2/8頁)

戰爭爆發後,雖然經濟狀況整體呈現正常運轉的態勢,但是由於人民不知道戰爭究竟是怎麽回事,所以他們急急忙忙到交易所去拋售各種證券,從儲蓄所和銀行提取現金。

對於這種情況,政府要想方設法應對。當時,還好政府有信貸支付手段,以維持經濟的正常進行,並為軍事裝備工作服務。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當時德國中央銀行發行了15億馬克債券和20億馬克小額銀行紙幣。這些紙幣和債券大部分早就準備好了。這樣就足以供動員時國民經濟和軍隊的最初需要。1914年7月31日,德國關閉了全部交易所,而英國也於當日關閉所有交易所。

而在此之前,所有國家都已經采取關閉交易所這個措施。8月1日,德國政府公布了財政動員措施。德國政府是以德意志帝國穩固、健康的財政為基礎而采取了這些措施。當時,德國外債只有50億馬克,法國外債則有280億,俄國190億,英國141.2億。

帝國档案文獻是這樣記載的:

對於德意志帝國來說,情況也是這樣,它要拼盡全力,控制可怕的金融恐慌。但由於政府有關當局和德國經濟界首腦的富有遠見,以及在近10年建立的財政組織,在關鍵時刻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

現在我們可以看出,在各界人士的不懈努力下建立起來的德國金融信貸事業是多麽重要,德國金融信貸事業因為經濟的迅猛發展而擁有廣泛雄厚的基礎。因為這一點,德國經濟的財政基石才能夠扛住戰爭恐慌所帶來的沖擊,才不至於造成德國經濟出現特別大的困難。

8月1月,德國國防軍動員令下達的當日,也同時進行了財政動員。按照計劃,政府將尤利烏斯塔[1]的帝國戰時金庫(存有1871年法國向德國所付賠款1.2億馬克和特別儲備金8500萬馬克)和手頭的現金以及帝國的其他儲備金(共計3億馬克)全部移交給德國中央銀行,用來增加銀行貨幣存儲量。而陸、海軍動員所需之經費,則主要從中央銀行的短期貸款中撥付。

按照計劃,用於經濟界和商業界的巨額信貸資金,則從中央銀行貸出,並在德國各大城市及時設立小額貸款處,用來抵消商品和有價證券的大量款項。

按照政府所授予的權力,中央銀行統一把短期無息國庫債券和政府匯票和商人所持有的可兌換匯票一樣,作為其紙幣保證金。

為應對緊急情況而儲備的鈔票(20億馬克小額中央銀行紙幣)也統一交由中央銀行支配,用於市場流通。

為了配合早已頒布的法規草案的實施,中央銀行實施強制匯率,免除現鈔兌換黃金的義務。這個措施是德國為了民族生存,為了渡過難關,而迫不得已采取的強制措施,它意味著政府廢棄了經受40年考驗的金本位制。與此同時,因為戰爭的需要,德國政府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央銀行相對於國家的財政獨立地位。

然而,除了上述措施之外,德國政府既沒有采取任何其他戰備措施,也沒有要求德國財政大臣做好非常時期實施財政計劃的基本方針的工作。財政部門對為保證作戰勝利籌措必要資金的途徑自行決定。

雖然德國於19世紀末才開始在金融市場上巧妙地運用信用這種手段,但是在過去的125年中,由於國民生活日漸富裕,沒有必要因為財力不濟造成戰爭功敗垂成而擔憂。我們可以斷然地說,為捍衛祖國的利益,不但有作戰能力的德國人會響應國家的號召,奔赴前線,奮勇殺敵,而且後方的全體人民也會自願承受巨大的物質犧牲。

對這樣一個國家(認為黃金準備金不可或缺但是卻沒有認識到金融的本質)來說,唯一能做的就是選擇適合的財政動員措施。此外,它還要實行其他經濟措施。我記得,當時德國政府采取了延期償付的措施,進而推遲了償還債務的時間。

鑒於世界市場已經不再對德國開放,德國政府為了將戰爭進行下去,只好采取在國內借貸的方法,民眾購買內債的金額高達840億馬克。德國政府和英國政府不一樣,沒有采取增稅政策。事實上,英國等敵國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債過日子,這點舉世皆知,無需多言。

在美國參戰之前,猶太人和羅馬教廷的世界資本家就假借美國的名義,提供大量資金給德國的敵人,後來,美國參戰了,它的目的是收回它的資本。

由於世界大戰和世界資本家造成的經濟災難,導致各國財政出現大混亂和動蕩,除了英國的財政狀況差強人意。在這樣的情況下,當今各國究竟能為戰爭籌集多少資金,的確是個未知數。

倘若未來戰爭正如猶太人和羅馬教廷所預期的那般,那麽世界資本家一定會拿出大筆資金,投入戰爭。當然,像在世界大戰中一樣,他們這樣做的目的還是將所謂“戰勝國”及其民族納入猶太世界共和國的經濟集體中或者是當成羅馬教廷的神權國家統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