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經濟與總體戰(第4/8頁)

不過,進口需要大量金錢,而這些錢又是在國家財政狀況不穩定、惡化,以及貨幣不穩定情況下籌措的。為此,國家被迫拿民族自由去換取世界資本家的資助[3]。

這種情況因各國情況不同而有所區別,其中地理條件就是一個重要因素,比如,它是否與中立國為鄰,是否瀕臨海洋。

所以,世界各國雖然都是為了民族生存而戰,但是在經濟領域所做的準備工作的方法和方式卻大相徑庭。如果一個國家的供給在遭到嚴重破壞後卻能基本維持,那麽跟一個戰時只能通過中立國和海洋少量進口的國家相比,它對進口的依賴度就要小得多。為了方便讀者看清這個問題,我將談談德國人民在世界大戰中的經濟供給情況。

人民和軍隊的食品、飼料、燃料供給是頭等大事,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對於這個問題,我後面會詳加評論。為了工作和戰鬥,人首先要生活和維持生命;馬匹和牲畜只有依靠飼料才能維持生命;機器只有依靠燃料才能運轉。

但凡經歷過世界大戰的德國人都記得,德國的糧食和飼料供給每況愈下的情況。

當時,德國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德國民眾的食品需求得到保障,讓牲畜的飼料供應得到保障。

我在東線時,飼料非常缺乏,為了讓馬匹填滿肚皮,我被迫命令士兵將鋸末混入飼料,結果馬匹的健康和體力遭到了嚴重的損害。在羅馬尼亞對德宣戰後,我下定決心對羅馬尼亞作戰,直至占領瓦拉幾亞地區[4]。這次作戰的基本指導思想是改善中歐諸國的糧食供給狀況。

1918年,我將東線戰場延伸到烏克蘭,也是基於供給的考慮。或許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扭轉中歐各國的糧食供給情況(奧匈帝國的情況遠比我們糟糕得多),但是我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因為糧食匱乏進而對當時的嬰兒或兒童的影響,至今依舊留有痕跡。因此,我在世界大戰後便反復指出德國農業必須自給自足,目的就在這裏。我認為,這是一條顛撲不破的原則。

世界大戰爆發前,德國每年要進口小麥100多萬噸,據一份備忘錄記載,進口最高數額甚至達到183萬噸。飼料,國內只能提供需求量的20%,其余80%(約800萬噸)要依靠進口。這些事實表明,在很大程度上,德國的糧食供給需要依賴進口。

至於黑麥、土豆和肉類,國內還能夠提供足夠的數量。但是,我們沒有儲備任何谷物和飼料。這大致有幾個方面的原因:首先,政府對這個問題缺乏足夠的認識;其次,政府認為戰爭是短期就能結束的事情,且政府並沒有儲存這些東西所需的經費——約10億馬克;最後,農業和商業的相關人員都投反對票,他們擔心,政府在更新庫存的糧食時會調節糧價,造成中飽私囊的企圖破滅。

在這樣的情況下,糧食供給出現問題,運輸又宣告中斷,造成動員後不久災難降臨便是正常不過的事情了。雖然相關人員盡心盡力地做事情,但是因為工人、馬匹和肥料的不足,土地耕作不良,糧食大幅度減產,給人員、牲畜造成的困難有增無減。

現在,由於軍隊在很大程度上實現機械化,馬匹和飼料的需求量便大幅度降低,農田可施用豐富的氮肥,使產量增加,我們的處境比世界大戰時要好很多。

當時由我倡導建立的洛伊納工廠[5]對於在總體戰中維持民族力量方面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其他食品和享用品,如蔬菜、豌豆、扁豆、米、咖啡、茶以及牛奶、蛋、黃油等,在戰爭初期沒有做好充足的儲備,無法供人民和軍隊較長時期內食用。

在和平時期,陸軍和海軍管理部門已為平時、動員時期和戰爭初期的補給儲備有一定數量的給養和飼料,所以,軍隊能夠在戰爭初期按照計劃提供補給。軍隊依據要塞的供給制定了特殊的計劃,讓各個要塞能夠堅持數月。同時,在世界大戰即將爆發的那段日子裏,政府也極為重視大城市和工業中心的供給。但是,遺憾的是,很多計劃和設想都沒有實現,最終導致戰爭期間德國陷入危機之中,糧食補給捉襟見肘。當時采取的一些措施中,有些是正確的,比如面包票,有些則是錯誤的,比如有名的屠宰生豬。乃至到最後,政府對要塞居民實行配給的方式,對全民施行糧食定量分配制。對重體力勞動者,政府則按軍人的標準實施分配,因為他們必須獲得足以維持其體力的糧食。盡管如此,貧困依舊隨處可見,在廣大底層民眾中尤為明顯。

出於真正的民族情感,廣大人民群眾拿到了國家分配的那一部分。但是,有些人卻中飽私囊,禍害國家。這可能是國民憤懣不滿的根源,最終損害了民族團結。